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41章 动员机制
太懂军事的莱因哈特做了详细说明。

    关键,其实是战争动员。

    虽然发展了几十年,把完成基本军事动员的时间由之前的几个月,缩短到了一个月,但是动员本身并没有变化,仍然需要在前线集结作战部队,也仍然需要调集运输力量运送装备弹药。

    如此一来,战争动员就成为了开战的信号。

    和平时期,三个超级霸权都在监视对手的武装力量,首先关注的,就是对方有没有秘密进行军事动员。

    此外,三巨头在战后建立起来的军事通报机制,同样跟动员挂钩。

    简单的说,任何一方在产生怀疑之后,都有权以最后通牒的方式,让怀疑对象在24小时内做出解释。收到质疑的一方,不但要在24小时内给出解释,还要立即停止相关的军事行动。

    正是如此,才形成了必须事先通报的互信机制。

    在决定出兵波沙湾之前,梁夏帝国已经通报了相关事宜,特别是军事动员的范围与持续时间。

    不动员就开战?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算从来没有过真正的和平,但是在平常时期,谁都不会让军队处于战备状态,毕竟军人的承受能力也有限度。

    关键还有,在平常时期,也没办法维持太多的作战力量。

    相对而言,西陆集团的情况还算好的。

    因为整体实力不如东方集团,所以在大战之后的几十年里面,西陆集团一直保持较高的战备状态,或者说是更害怕遭到突然袭击,也就需要部署更多的兵力,让更多作战部队处于作战状态。

    这跟西陆集团长期保持进攻态势其实是一件事。

    当然,这跟西陆集团的战略纵深有关,从伏尔加河往西,几百千米之外就是骆沙的首都莫萨。

    相对而言,凭借雄厚的实力,广袤的战略纵深,东方集团在巨大陆方向上的战备级别反而低得多。

    在波伊战争结束后,梁夏帝国一度将部署在东骆沙的地面部队缩减到了40万。

    关键就是,在巅峰时期,只是驻扎在叶堡的梁夏陆军就有50万!

    按情报机构提供的消息,东方集团至少需要个月,才能够完成战争动员,准确说是向东骆沙投入足够的兵力。

    显然,这就是关键所在。

    西陆集团只需要1个月的时间就能够完成动员,因此有足足2个月的时间,也就有希望赶在东方集团完成动员之前取得重大胜利。

    毫无疑问,这也正是西陆集团军事战略的核心所在!

    只要局势失去控制,就必须抢先出手,利用首先完成动员所获得的2个月时间,拿下足够左右战争进程的胜利果实。

    按照迢曼总参谋部做的推演,这是唯一有希望在巨大陆战场上取胜的战略。

    当然,所谓的“取胜”也只是拿下东骆沙,再逼迫梁夏帝国接受现实,或者等待纽兰共和国参战。

    问题其实就在这里。

    哪怕提前做好准备,都需要1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战争动员,准确说是让作战部队做好进攻准备。

    这1个月,哪怕发生了奇迹,最多也就能缩短几日。

    原因也很简单,大批主力部队在平时靠后部署,而且主力部队的主战装备,在平时也存放在后方。

    当然,还有至关重要的弹药与燃油等作战物资。

    至于1个月的准备时间,那是经过严密计算之后得出的结果,而且在每年的西陆集团联合演习中都会进行推演。

    西陆集团开始进行动员,东方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