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16章 颜狗哀嚎
    阮琨宁的猜测并没有错。

    在正月初一, 皇帝带韦明玄一道接受百官朝见之后,上书请求册立韦明玄为储君的折子瞬间挤满了宣室殿。

    虽然其中还掺杂着某些人期期艾艾的“皇六子非嫡长”“某皇子亦甚贤”“皇六子尚无子息”之类的言论, 但是在皇帝明确表示出自己选择的时候, 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去抱皇帝大腿,跟一跟风的。

    韦明玄虽不是嫡长子, 但好歹也是嫡子,算是正统之一,其人也颇有才干,立他为储君,倒也不是不可以。

    此事在百官之中也算是沸沸扬扬,折子雪花一般上了无数,皇帝却始终留中不发。

    正常情况下, 皇帝将臣子奏折留中不发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朕觉得你们说的很对, 但是朕要脸面, 不好直接答应,非得你们一而再再而三的请求, 朕才会勉勉强强的答应。

    史书上某某末代帝王被迫禅位于臣子时,这个臣子也会再三推辞不受, 最后才勉为其难的接受, 这两者之间,本质上是一样的。

    第二,朕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朕给你说话的权利。

    皇帝选择在元日朝拜之际将韦明玄带过去, 本身便足以表明自己的态度,自然不会是第二种,众臣心领神会,便推举几位老臣连同上书,请立皇六子为储。

    这一次皇帝没有再留中,也没有拖泥带水,而是在几日之后的朝议上令人宣读了立韦明玄为储的旨意。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

    维庆裕二十一年次乙酉正月辛未朔十一日葵亥,制曰:天下之大,实唯重器。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皇六子明玄,禀天地之仁,含日月之耀。穷咨于正,言慎乃简。德临庶官以信,安庶狱以情允。敬承天地,谨告社稷。授以册宝,立为储君,正位东宫。主器得人,益笃灵长之祜。纶音式涣,用昭浩荡之仁。以重万年之统,系四海之心。

    庆裕二十一年正月十一。

    这场朝议不仅仅是官方确定了韦明玄的储君身份,顺带着议定了立储典仪的诸事,令浑仪监(钦天监前身)推演吉日,礼部协同光禄寺一道操持相关典制。

    众臣之间不乏有其他想法的,见圣旨明发,倒是打消了不少,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与此同时,另一个议案被提了出来。

    大齐储君既立,却并无储妃。

    韦明玄已过弱冠之年,按常理而言,早该成婚的,可皇帝不说什么,皇后也不说什么,臣子们自然也不好越俎代庖去说三道四,毕竟那时候他还只是皇子,不愿意娶就不愿意娶,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到了现在,既然已经被册立为储君,那一举一动便都是大事,更何况是涉及储君婚姻子嗣的事情?

    就这样,储妃的人选以及大婚的事宜,则顺理成章的被提上了日程,而且催的很急。

    ——没有储妃,怎么会有皇孙?

    ——没有皇孙,怎么能称得上是社稷稳固?

    皇帝只是准了之前的几个提议,对于这一项却是避而不谈,臣子们虽然心有疑虑,但毕竟也不是十分急切——一切都可以等到储君册封结束之后再说,时间还早着呢。

    韦明玄也不是很急,倒是有些稳坐钓鱼台的味道。

    前世他没娶什么储妃,不也是那么过来了,现在不过是稍稍等些日子罢了,有什么等不了的。

    他心里面倒是看得开,诸皇子心头却难免不是滋味,又酸又涩。

    不仅仅是因为失了储位,更是因为朝臣所商议的储妃之事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