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23章 出乎意料的选择
    四个初选名单在中,向南首先将克里斯汀斯皮尔斯和乔安娜狄丽思两个流量花提出了,倒不是他对流量花有什么意见,而是因为这两位人气女明星的缺点太明显了。

    若是她们出演南希,观众兴许会被她们青春的性感身材进电影院,但是电影的口碑绝对会崩溃,这两位的演技没法撑起一部近乎独角戏电影的。

    虽然《鲨滩》某种程度上是一部青春惊悚电影,但是这部电影的卖点并不是青春的身材,而是成长的迷茫,鲨鱼,以及绝境中拼搏求生永不放弃的精神。

    陆北的记忆中,原著的完成度并不高,其中的情感渲染也显得着墨不足,比如一开始,南希因为遭受着生活和事业上的双重打击,她感觉人生过得有一些糟糕,因为她失去了太多东西,也失去了奋斗的方向,于是为了寻找答案,她来到母亲怀着自己冲浪的那片海域,

    这故事的来源,可是这样的背景却交代不清,导致观众对这个开头甚至有点不知所以,不清楚南希的母亲在这片海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或者有了怎样的经历,让南希觉得这片海滩对自己的人生有不一样的意义。

    这样莫名其妙的开头再加上对于这篇陌生海滩的故作神秘的铺垫,都没有在故事之中给一个好的交代。

    而影片的后面,惊悚紧张感制造得很好,但是却将影片沦为了一般的爆米花电影,没有挖掘这个故事的内核,将影片的格局一下拉低了很多。

    这些观影分析虽然都是来自于陆北,但是向南很认同,他在《活埋》的改编上偿到了政治正确的甜头,所以这部电影他不会放过对现实隐喻的挖掘。

    《鲨滩》虽然不是一部政治电影,但是它确实可以是一部女权电影,单女主电影,好莱坞并不是没有,不过那都是文艺片,其中也有涉足女权的表露,但是女权思想并不是主要思想。

    好莱坞的商业电影,从来没有一部电影是彻底直接地表露女权思想的,可惜原著貌似完全忽略了这方面的挖掘。

    向南最开始选择《鲨滩》参加多伦多电影节,就是看中了这部电影表露的女权思想,南希作为女性的代表,被鲨鱼袭击,凶残的鲨鱼可以暗喻男权思想。

    鲨鱼是一种凶恶且报复心很强的物种,而在女权世界里,男性通常都是野蛮自私冷血的存在。

    现实世界里,女性从来都是被男性欺压凌迫,而南希智斗鲨鱼的过程,则代表着女权的反抗。

    那只腐烂的鲸鱼则可以暗喻千疮百孔的地球,正是因为人类的贪婪和欲望,所以才会有战争,才会一再地破坏地球。

    虽然这些隐喻看起来有些牵强,但是向南很多笃定,只要电影上映的时候,有相关的揭露披露,女权组织和环保组织都将会不遗余力地吹捧这部电影。

    在向南看来,原著唯一卖弄人性的地方就是那只受伤的海鸟,可是那个卖弄却显得那么地圣母,南希在那样饥寒交迫的情况,遇到了一直受伤的海鸟,正常人为了求生绝对会吃掉海鸟。

    所以向南决定修改这个地方,虽然这个改动会得罪动物保护组织,但是却更加讨好女权组织,因为这个情节,会激励女权组织,让她们觉得自己可以为了女性的权益也变得冷血冷酷。

    向南很期待观众可以在电影院看到女主喝海鸟的血,让嘴里塞带毛的生肉,这个场景绝对会震撼很多人。

    人类在生存面前,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而为了争取女性的权益,女权捍卫者们也可以让自己变得坚强冷酷。

    所以,要演绎出南希气质和内心蜕化的演员,必须要有足够的演技来传递这种改变,只有让人身临其境的演技,才可以打动观众的心,让这部电影的格局脱离一般的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