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443章 潮期
娘则是对什么事情都太上心,贪新鲜又没定力,虽有几分机灵劲,却到底缺少恒心。之这两个人都比较让罗用犯愁,再这么放任下去显然也不太行。

    “不就是阿兄你自己不爱管那些杂事……”七娘哼哼唧唧地揭罗用老底。

    罗用自小就会哄他们干活,从前在西坡村的时候,他们都还没怎么会走路呢,罗用就哄她和六郎喂鸡,还总给他们戴高帽,搞得她俩还以为自己要是不好好喂鸡,家里头就要破产了一样,很忧心很认真,每日里勤勤恳恳地干活。

    “我这不是没工夫吗,要不然你我换一换,我去管那些事,你来替我当县令。”罗用抬头看了七娘一样,这才管了几天,就哼哼唧唧起来了。

    “阿兄,不若我们还是请个人来管。”七娘这就想撂挑子了。

    “那你便寻个人选来与我看看。”罗用倒也没有真的要把他们兄妹二人一直押在纺织学院那边干活。

    罗用这话说完没几日,七娘果然就给他推荐了几个人选过来,一一看过了,却并不十分满意。

    七娘找来找去没找着合适的,便去寻大娘相帮,大娘手底下那些个管事可都是精挑细选花大力气培养出来的,尤其如果真要安排到纺织学院那边做管理,那样的人,在她手底下,也是顶拔尖的人才了,哪能轻易割舍。

    大娘来问罗用,罗用便说没有的事,七娘自己不愿干活想找人顶缸呢,叫她莫要当真。

    结果大娘就把七娘给训了一顿,说她今年都十七岁了,整日里还惦记着玩,让她在纺织学院管事,多好的一个活计,别的小娘子求都求不来。

    七娘倒也不是一点都不想管这些事,主要就是事情太多太杂,她觉着太累。

    好在几日以后,五郎终于寻着了一个不错的人选。

    那人乃是五郎一个朋友家的家奴出身,他祖上乃是南方山区里的蛮人,究竟是哪一片山区哪一个部族,如今已是没人能够清楚。

    只知晓当年他太爷爷被人贩子掳了去,用绳子捆了,一路驱赶到长安城外,卖与五郎那朋友家中,就在城外的庄园耕地,后来与同为家奴的一名女子成婚,诞下子嗣,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与主人家也越来越亲近起来。

    五郎推荐过来的这个人名叫周兴,周是他主家的姓氏,因为时代为奴,逐渐便也随了主家的姓氏。

    原本周兴一家是与主人家同住在光福坊那边,去年秋里长安县那边有了小学,其中城北的那一间,距离他们当时的住处不远,于是周兴便把自己的两个孙儿送到那边去念书,不想竟都很优异。

    今年开春,周兴去求主人家,道是为了儿孙计,想要脱了这贱籍去。

    那家人道是改换户籍不易,不若还是先让他那两个孙儿念着书,阿兴与他的儿子儿媳几人依旧在府里干活,将来若是果真能有什么出息,再从长计议。

    阿兴却是不愿,又道出了早年战乱,他父兄跟随主人家四处避难,世代忠心,甚至还有为了保护主人家而丢了性命的,请主家顾念这一份情义,将他们一家放出。

    闹到后来也是有些不快,但那周家人最终将他们一家放了出来,并他家祖上几代的积攒,也一同让他们带了出来,并且帮忙改了户籍。

    为这事,不少相熟的人家之间便也生出了一些风言风语,道这周兴挟恩图报云云,说他到底不是个好的,不及他父兄忠义。

    还有往日与他们一同在周府为奴的那些人,也有很看不上他们这一家人的,路上遇到了便要朝他们吐一口唾沫星子,以显示自己的鄙薄和厌恶。

    而从那周府出来之后,周兴一家的日子确实也过得比从前艰辛许多,早前五郎他们曾经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