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367 吃瓜吃瓜
道铺进去,成车成车的铁矿石运出来。

    这些铁矿石被炼成精铁,再运往全国各地,因为有了水泥路和木轨道,从今往后这运输的便利程度,比之从前不知提高了多少,长此以往,铁价必定会有所下降。

    铁价下降,却并不代表这那些铁矿会少赚钱,相反的,因为采挖和运输的成本降低,市场的空前繁荣,这些铁矿将来只会越来越挣钱。

    朝中现在已经有人提出,要在长安城到洛阳的木头轨道外面,包上一层铁皮,这需要用到很多铁,朝廷到时候就很可能会跟荥阳郑氏的人买铁,以目前的铁价来说,荥阳郑氏这回必定是要大赚一笔。

    虽然目前只是传言,并没有人正式在朝堂之上提及此事,但光是想想,就已经让人很心动了,那可是铁轨啊,大唐若是能有一条这样的铁轨,那大伙儿该得多有面子,到时候但凡是来唐的使者,就都拉着他们到那铁轨上去溜一圈,感受一下大唐运输的神速和犀利,将来怕是没人再敢来犯。

    与此同时,很多家族都对荥阳郑氏目前所掌握的那些铁矿很是眼馋。

    但是归根结底,荥阳郑氏的人这一次因何能够占得先机,还不是因为罗用嘛,如果说罗用他们这些人的发展速度就好比是那木轨马车的速度,那么荥阳郑氏现在也已经在车上了,而他们这些人却只能站在车下干看着。

    于是就有那些想上车的,逮着机会就想给罗用卖个好。

    这回听闻罗用想保杜构,他们这些人便也跟着出把力,横竖最敏感的时期已经过去了,这时候站出来说几句话也不怕什么,上嘴皮碰下嘴皮的事儿。

    啧,这些老匹夫还真能豁得出脸面。

    遥想当年初见罗用的时候,他还是一个身无长物的乡野少年郎,转眼这些年过去,如今他即便是身在河西,却也能影响朝堂。

    面对一股新兴势力的兴起,作为坐在权利顶端的王者,必然会对他有所提防。

    然而这一次洗牌过后,李世民的想法却发生了一些改变。

    李承乾李泰俱都失去了储君资格,现在的新太子是李治,若无意外,他就是将来的李唐国君。

    但是李治的性格有些软弱,李世民在位的时候,自然能够护他周全,待他故去之后,想来想去,最适合作为托孤的人选,便是长孙无忌了,以李治这样的性格,将来怕也只能被长孙无忌拿捏得死死的。

    在原来的历史中,李世民晚年的时候,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李治太过软弱,将来肯定干不过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现在看起来虽然是个好的,但是等到他权势滔天的那一日,便又不知如何了。

    犹豫之下,他就和长孙无忌提了一嘴,不若这皇位还是交给李恪来继承。

    李世民当时约莫是想着,李恪的性格比李治强些,总不至于一直被人拿捏,这么一说,可能也是为了探一探长孙无忌的态度。

    然后他的这个提议就受到了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再加上李恪的母亲是杨广的女儿,李世民对于这一点也不甚满意,这时候长孙无忌反对,他便也就作罢了。

    却不曾想他当日的那一句话,却给李恪埋下了祸端,李治登记之后,长孙无忌借着房遗爱的谋反案,平白把李恪牵连进去,将其铲除。

    眼下这时候,事情虽然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但是对于李治太过软弱的性格,李世民还是有所忧虑的,有意托孤长孙无忌,却又担心他日长孙无忌权势太盛。

    所以这时候但他再看到罗用的这一支势力,与从前的想法,便有一些不同了。

    他日,他在于自己的几个儿子分析朝中这些臣子,提到罗用的时候他是这么说的:“罗用故忠而,然其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