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21章 天赐神粮
多一些。

    “……那武家老小,不日便要扶灵回到文水老宅,圣人命大都督李世督办丧事,一应费用均由朝中支出。”郭安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罗用了,横竖这也不是什么要紧事。

    “圣恩之下,武家妻儿将来应是不愁生活。”罗用做感慨状,其实还是在探听,好容易逮着一个知道内里的,自然是能挖多深挖多深,将来若与那些人有什么交集,他好歹也能心中有数。

    “我倒是听说武家先前那两个儿子与那杨氏并不十分和睦。”郭安八卦道。

    “听闻那杨氏出身不凡,想来应也无碍。”罗用说。

    “那也未必,杨氏虽有出身,但他们杨家人现如今到底已经失势,那杨氏乃是武士彠续弦,婚后为武士彠育有三女,在她前面,武士彠还有一个原配,为其诞下三子,其中一子夭折,现余二子,年岁颇长……”

    郭安原本就是个话唠,这会儿正事已经办完,太原城那边也不着急回去,整日就在许家客舍吃饱喝足,又在西坡村四处闲逛,时不常也会和罗用坐在一起唠唠,这些个家长里短的,他知道的还真不少。

    两个年轻男子对坐在厅堂之中,东家常西家短地唠着嗑儿,看起来着实也有几分荒唐。

    不过这种事情也不算稀奇,在这年头,世族大家之间,连对方的祖宗十八代都能掰扯得一清二楚,这时候有个名叫谱牒的东西,很多氏族子弟都会背。

    ·

    就在罗用正与郭安闲话家常的时候,长安城这边,早前被种植在皇家庄园之中的那些玉米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陛下!此乃天赐神粮啊!”朝堂之上,一个司农的官员双手捧着一捧玉米粒,一步一步走到皇帝陛下的矮榻之前,伏地跪拜,双手高举,将那一捧玉米奉到皇帝陛下跟前。

    “爱卿所言,只需播下一粒种子,便能种出这一捧粮食?”李世民从他手中拈起一粒金黄色的玉米粒,拿到眼前细细查看。

    “正是!”那官员恭声道:“非但如此,还不择地而生,就算是在干旱贫瘠之地,亦可生长。”

    “若是在干旱贫瘠之地,收获又如何?”皇帝陛下问道。

    “并无什么妨碍,亦可高产。”那官员马上回答说。

    “!”朝堂之上立马就炸了锅,就像是在一锅沸油之上撒了水一般。

    只要一粒种子,就能种出这么一捧粮食,还可以在干旱和贫瘠的地方正常生长,这怎么可能?

    寻常农人种植麦子粟米,一粒种子播下去,待到收获的时候,至多也就是手心里的一窝,豆子倒是多些,但也没有这么多,再说豆子多食胀气,这是谁都知道的事。

    就是不知道这种粮食吃起来又如何……

    皇帝陛下显然也是想到了这一茬的,当即便命人蒸了一锅玉米粒呈上来。

    这些玉米是罗用从东北收来的老品种,口感粘糯,这时候刚从地里收回来,还未晒过,这些人也没想过要把整个玉米棒子放在锅里煮,而是小心翼翼地把玉米粒一颗一颗摘下来,然后由宫中最有经验的厨师,亲手将它们放入锅中,蒸到表皮微微胀开。

    等到玉米出锅的时候,这个大厨房里面已经围了一圈穿官服的,刚刚他们在朝堂之上闻到蒸玉米的香味,然后皇帝陛下一句话,大伙儿就都过来了。

    今日乃是大朝,这么多朝廷官员,就这么一个厨房肯定是装不下的,于是官位高的都进里面去了,官位低的就只好在外头伸着脖子闻味儿。

    这蒸玉米的香味与他们从前吃过的任何一种粮食都不一样,勾得人又是嘴馋又是心馋。

    “……口感软糯紧实,应是可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