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绍之死
    仗打到这个时候,袁绍集团心中早就失去了斗志。整个冀州只剩下了邺县这座孤城。这仗还怎么打?

    袁氏名头是大,但绝大多数人却不愿意陪着袁氏一起殉葬。改朝换代的时候降臣还那么多呢,何况袁氏这么一个小势力。

    张飞与太史慈把邺城一围,还没开始攻打,每日里便有吏民夜间偷偷缒下城来,向汉军投降。田丰与袁谭巡城之时,抓住无数。连斩数人之后,见还是止不住。田丰便长叹一声,不再去管了。袁谭也心灰意懒了。夜间巡城见了,也只是挥了挥袖,只当没看见。

    袁谭与田丰如此行径,却是犯了大忌。世间诸事,从来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逃人你不管,放任其自去。那为甚还要让我等在此守城,等着汉军攻打的时候送命么?这就是城中许多将士心中的真实写照。

    如果逃一个斩一个,这局面还能控制得住。这一串串逃,只当没看见的话。大家心态就不平衡了。

    于是,慢慢士兵也开始了投降。巡夜之时,趁人不注意,扔了刀,脱了甲胄,然后便可以悄悄的溜下城去了。

    张飞与太史慈也乐得如此。过了数日,张飞便与太史慈相约,一道攻城。引兵至城下,按照惯例先喊了几句劝降的话。便欲架设云梯攻打。忽然城上亮出一白旗,上书百姓投降。然后便见城门大开,无数百姓蜂拥而出。

    张飞目光一闪,便道:“百姓之后,必有兵也。”果然,袁谭与田丰于百姓之后,引兵来攻。其本意便是欲驱百姓乱汉军之阵,然后趁机行事。

    奈何张飞料敌机先,先使弓箭手伏于两侧,待百姓出尽,兵马涌现之时,便齐发矢射之。冀州守军大乱,方出城门,便不得不退了回去。

    士卒逃亡不能制,袁谭、田丰便诣袁诏,问应对。言人心散乱,邺城难守,请西向。袁绍不许,只藏于深宫,将诸事尽数委之于袁谭与田丰。

    张飞与太史慈前后夹攻,袁谭与田丰左支右撑,苦苦熬过三日,城遂破。袁谭与田丰皆被执。

    张飞与太史慈一路往城中推进,冀州督将眭元进、韩莒子等皆死于乱军之中。行至荀谌府,因荀谌乃荀彧一母同胞,张飞往见,礼甚恭,请荀谌与其一道归青州。

    荀谌乃道:“吾受袁氏厚恩,今其破亡在即,吾智不能救,勇不能死。于义阙也。若再为青州之臣,所不能为也。”

    张飞敬其高节,便道:“然则友若将何往。”

    荀谌笑道:“文若、公达已在青州效力,吾便归隐家中,做一田舍翁可也。”遂与张飞拜别而去。

    邺城即破,残余将士退至袁绍所居宫殿。耿苞闻信,急奔至宫中,往见袁绍:“陛下,城破矣,还不走乎?”

    耿苞就是之前袁绍想登基时替袁绍出言来试探大臣之人。他虽无甚本事,却因会揣摩人心,颇得袁绍看重。

    袁绍闻得城破,披衣而起,行至内墙之上,扶阑而望。只见前方喊杀声阵阵,声音越来越近,而四周远处,那城门处,却是烽烟处处。袁绍深深吸了几口气,只觉得这空气中亦充满了血腥味。袁绍喃喃道:“大好头颅,谁来取之?”

    耿苞急得跳脚,在旁边喊道:“陛下,再不走,便晚矣。”他也知道袁绍不愿意走,但死马当做活马病,总归还是要再劝一劝的。万一袁绍又肯了呢。

    袁绍一挥袖,道:“吾不退,卿可自去。”终于不再自称朕了。袁绍也知道自己这皇帝做得也甚没意思,却也不来讲那一套了。

    耿苞闻言,也不再多言,往袁绍拜了一拜,便一溜烟跑了。他已经尽到他的责任了,君臣缘分已尽,大难临头,他也只能先溜之大吉了。

    袁绍在城头,倚墙而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