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两百零三章 逼宫 下
人来救的人吗?我既然敢一个人闯你夏侯府,就已经做好准备。就算今天我死在这里,也非要一个明白。”

    董骏钦确实与夏侯淮不熟,但是类似这样的人,董骏钦见的多了。他们自傲,他们目中无人,对方越是自以为聪明地拖延,他就越喜欢成全,就越想要看着对方用尽最后一点力气直至绝望才会给个痛快。

    果不其然夏侯淮道:“好,你问。”

    其实董骏钦的问题很简单:“为什么要和甯曦联手?”

    对于夏侯家,董骏钦的印象一直都是兢兢业业为国效力。即便是今晚,夏侯淮一派沉稳镇定的神色,依然让董骏钦觉得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有理由有苦衷的。

    董骏钦对夏侯家任何人都所知不深,但他也感叹过,人脉遍布中原地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夏侯府家风严谨,鲜少以功造过,实在难得。

    这份难得,即使是在他们发现皇甫砾造反竟有夏侯府逼迫的诱因后,也依然留存一部分。

    所以他实在不明白,夏侯淮为何要听命于甯曦。会不会他不知道甯曦是想操控他借此操控天下?还是说他被甯曦洗脑,对他有一种盲目的跟从。

    可是夏侯淮听到这个问题却反讽道:“为什么?你问我为什么?我不与他联手,难道要和那些奸恶人愚蠢贱民联手吗?我也不是没和这些人打过交道。可是结果呢?别的不谈,你们家做了这么久药材生意,当年水隐草压库之事,你该清楚吧。人心不可测啊,董骏钦你难道不知道?“

    董骏钦:“我知道。可是这世间原本就是有善有恶。就算是你青睐的那些贵族,他们又有多少人是正直聪慧的?人都说举贤不避亲,可纵观这些年朝廷选人却是举亲不论德。这样的人,和奸恶人愚蠢贱民有何区别?”

    夏侯淮听言大笑:“好一个举贤不避亲。既然如此,我夏侯府为皇族鞍前马后,保他姒氏百年帝王业,为何到了老皇帝那儿就只能是一个挂着虚名的太傅!”

    什么意思?

    夏侯淮:“怎么?回答不了吗?还是你根本就不知道夏侯府当年是怎样卑微的地位?”

    董骏钦看过的史载大多是关于医术和仙法的,他确实没有细查过朝局。

    夏侯淮苦笑一声:“世人都道生子送入夏侯府,父亲教导了三代君王,培养了这么多优秀的栋梁之材。可越是如此,皇帝就越防着我们。左右丞相皆在时,我不过是个没有实权的文官。有任何事,他都是背着我与宋家商量。而我族之人,虽然人脉众多,可你回想回想,近百年来,有哪个能位极人臣了?你说举贤不避亲,可皇帝就是因为夏侯与姒族是亲属,也是有继承大统的血脉的一族,才一直打压我们。宁愿依赖容氏外戚,宁愿相信皇甫外族,他都不肯信我们!这公平吗?“

    夏侯淮的话让董骏钦不得不重新回想关于他所知的关于夏侯氏的事。

    虽说夏侯府之前出过两位丞相和几位重臣,可那都是姒族刚刚入主中原根基不稳时皇帝亲自指派的,而且几乎没有武将,皆是文官。

    文官原本就多遭人口舌,说他们只会玩权弄谋,随便写写文章糊弄人还不懂装懂指使真正在做事的五官。所以……夏侯府在武官中的评语并不高。

    再想近一百年里,大家说处处都有夏侯大人,但真正报的出名字的大官,确实只有夏侯淮和夏侯峥。就连他们的父亲,三代太子太傅,董骏钦对他的全民也印象不深。

    董骏钦不否认一个人一个家族如此忠心服务于皇族,却始终被提防被刻意削弱权利,心中必生怨怼:“但这也不是你罔顾人命的理由。你们为了追求你说的公平,把容氏一族和皇甫一族逼上逼宫造反的地步,连累多少人,这难道是公平?“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