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一三三章 霰弹枪和重机枪
外,赵虎还想给八路军战士造一种近战武器,毕竟现在手枪只有排长以上的干部才有,而且战场上子弹难装,一个排的战士总不能让排长一个人去救吧?

    这种枪用不着好材料,轨道钢都能做,子弹也可以不要太精细,就是射程近了点,但用于巷战和近战,倒是了不起的一把好枪。

    于是,赵虎再一次一个人敲敲打打,枪长一米,七发子弹全塞在枪管下的叩筒里,重量七斤二两,不想占编制的话,可以让正副班长另背,一个班要是有两支这样的小枪,不管对上十个还是二十个鬼子,都有一战的能力。

    这枪他当佣兵的时候用过,而且后来也给别人造过,可以说是万能用枪,当时销量还是不错的,现在造起来更是手到擒来。

    子弹就更简单了,有了现成的冲床,只要设个模具,冲出开口弹筒,再压个底火完事。

    铜壳里面装上火药后,再塞进七八粒大铁珠,圆不圆没关系,实在不行,还可以自己造铅弹,只要复装上底火就成,最后再把弹口用纸一糊,反正这枪没有膛线,近处也不用太准,只需对着鬼子轰上一炮就是。

    赵虎看上的就是这种枪弹可以让战士们自己复装,哪怕没有铜弹壳,还能找些硬纸壳做成,但抽壳就别想了,打一枪就得清理。

    造出散弹后,赵虎又做了个独头弹,往木门上来了一下,得,碗口大的洞,这要是有人躲在里面,还不得肠穿肚裂?

    令赵虎没想到的是,在别的枪没有造出来之前,他这种手工作坊式的散弹枪在各部队大行其道,主要是它没有膛线,任何一个铁匠,只要花点时间都能搞出来,自从每个部队看上这种枪之后,鬼子再也不敢轻易与八路军拼刺了,谁都不想在临死前,整个肚子都是炸开的。

    小枪造好后,赵虎就开始向最重要的武器进军,那就是八路军急需的轻重机枪。

    上次时间紧,一直没有机会拿机枪试手,这回他可不想等了,至少得先把军分区武装起来,几场战斗下来,九二重缴来都是坏的,但成堆的子弹可不能没有枪打出去。要知道,一挺完整的重机枪配弹足足有近万发!

    所有不能用的枪和坏掉的掷弹筒全部回炉,以钢造钢比用铁炼钢好出一大截,至少不用担心炸膛的问题,现在条件有限,只能先尽着有限的物资,让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赵虎选这款枪的主要原因就是它的导气装置不象六七式,而是由火药燃气推动活塞后退,带动枪机回程,而后退的过程中,又能遮住燃气孔,以形成下一次击发。

    这样他就可以将导气管做得粗厚一些,以耐烧蚀,不过在没有镀铬的情况下,寿命还是有所欠缺的。

    枪管同样如此,没有人家那种钨铬钴衬套,只能多备两条枪管。

    另外,机匣和供弹机盖子等许多零件都是冲压制造,能省下不少工序。算起来,造这种枪并不比捷克式多花多少工时。

    毕竟这是款许多国家都看中的老枪,赵虎还是张龙的时候,在阿国修过的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支,各种零部件基本都在脑子里记着。

    难点也有两处,一是拨弹齿的质量要求挺高,还有枪机是靠滚轮来回运动的,这两样得花点力气。

    同样,由于枪机外装了滚轮,使得此枪在风沙泥水的条件下,也能顺利运行,而不会出现卡顿,比歪把子和九二重不时要刷油强太多太多。

    赵虎仿制的是e型枪,握把位置改变后,换枪管时不需要再戴着厚手套,他可不想机枪手被烫得满手泡,一仗打下来就得休养。

    弹链采用二十五发一节,作轻机枪用刚好打完转移,作重机时只要把弹链连起来就行,火力源源不断!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