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439章五国伐齐二
齐赵两国素有结盟的历史,比如在赵肃侯时期、赵主父前期,只是齐国这个盟国实在不靠谱,有时脑子一抽会做出对盟国落井下石的事情来,因此赵主父后来毅然断绝了与齐国的邦交,转而与宋国结盟,暗中支持宋王偃抵抗齐国,一直到沙丘宫变后,当时担任赵相的安平君赵成,以及后来接替赵成的奉阳君李兑,这才力主恢复了与齐国的同盟,甚至促成了赵齐联姻,由赵王何迎娶了齐国田氏宗女为妻。

    正因为两国有着这样的历史,这名抵达赵国的齐使认为应该可以说服赵国改变立场。

    抱着这个心思,这名齐使在抵达邯郸后,就立刻就拜会了奉阳君李兑。

    然而,奉阳君李兑却很遗憾地告诉他,这件事他无能为力。

    的确,此时的李兑,对于赵国的掌控力度已非比往日,尽管名义上还坐着赵相的位置,但实际上,就连李兑本人也很识趣,已经不再干涉赵国的国策,赵国的权力,已经重新回到了王室手中,回到了赵王何手中。

    至于军权,虽然他儿子阳安君李跻暂时还掌着一支军队,甚至于此次讨伐齐国,李跻也会带着廉颇,成为这支伐齐赵军中的一员,但李兑知道,这支军队的军权,他李氏一族迟早得交出去。

    针对这件事,李兑主动将爱将廉颇推荐于赵王何,希望能得到赵王何的器重。

    与他儿子李跻不同,廉颇确实勇猛,是他赵国难得的人才,李兑认为自幼冷静的赵王何,绝对不会错过这样的猛将,而倘若廉颇能得到赵王何的器重,那么廉颇的‘旧主’李跻,自然而然也会被赵王何网开一面——这是李兑为儿子李跻所想的保命之计,也或许是他李氏一族唯一能在赵国安身立命的办法。

    幸运的是,李兑、李跻父子一直以来对廉颇不薄,廉颇也愿意回报他们。

    试问,在这种情况下,李兑、李跻父子有什么能力去劝说赵王何?

    如今对赵王何有影响力的,是肥幼、是赵贲,是那些曾经就死心塌地追随赵王何、追随王室的忠臣,以及赵王何的胞弟,平原君赵胜与平阳君赵豹,而不是他们父子。

    更何况,赵王何虽然内心坚强,但总的来说,这份坚强与胆魄,还是不如他父亲赵主父,赵主父当年初继位时,敢直面对抗企图趁机瓜分赵国的诸国,但赵何却没有这个胆魄,在秦魏韩燕四国包括宋国都已摆明立场要覆亡齐国的情况下,赵王何不敢与诸国为敌,哪怕他知道他那位出身齐国的王后为此偷偷哭泣。

    此时对于齐国来说,唯一能救齐国的,或许也就只有秦楚两国了。

    但很遗憾的是,这次五国伐齐,就是秦国提出的,尽管此时齐国派往秦国的使者还未抵达咸阳,但相信这名使者并不能从秦国那边得到什么援助。

    至于楚国……

    转年年初,齐国的使者抵达了楚国的楚郢,觐见了楚王熊横,表达了希望楚国给予援手的恳求。

    但遗憾的是,楚国的君臣并没有搭理这名齐使。

    此时的楚国,楚王熊横依旧终日沉迷于酒色,而在朝中,一批以令尹子兰为首的臣子得到了秦国的支持,一批以庄辛、昭雎为首的臣子得到了魏韩两国的支持,这两拨人正斗地凶,哪有空理睬齐国?

    若不是这些人正忙着内斗,别说援助齐国,趁机对齐国落井下石,与魏国、燕国、宋国一起瓜分齐国还差不多。

    这不,尽管内斗激烈,但楚国令尹子兰还是派遣了一名叫做‘淖齿’的将领带兵去齐国看看情况,看看能否参与诸国瓜分齐国的行列当中。

    偌大的中原,最终竟无一个国家愿意帮助齐国,不得不说,除了大势所趋以外,这跟齐王田地做人失败也有很大的关系。

-->>(第3/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