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433章王权让渡
他既要寡人退让,那么,他就得付出一些代价……”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忽然一软,叹息道:“你等将太子培养地太软弱了……”

    惠盎当然知道宋王偃在担忧些什么,闻言反驳道:“不,太子并不软弱,太子只是将刚强放在心内。至于阿仲……”他想了想,说道:“臣有个主意,或许,可以让阿仲身兼两国之职,反正宋魏之盟,臣认为在太子有生之年应该不会变动,既然如此,就算我弟身兼两国之职,魏国也不太可能会反对。”

    “封他为国相?那没有意义。”

    宋王偃摇了摇头。

    是的,其实此前出过身兼多国国相的例子,比如苏秦,但严格来说,像苏秦所取得的多国国相之位,其实是荣誉性质居多,各国本身其实还是有负责国政的国相。

    而宋王偃所希望的,是让蒙仲确确实实地负责一支宋国的军队,帮助宋国抵抗类似齐军入侵的重大威胁。

    可名副其实的军权,却与荣誉性质居多的国相之位不同,倘若宋国这边授予了蒙仲军权,魏国那边又怎么办?天底下有几个君王会允许臣子手握数个国家的军队?哪怕这数个国家本身就是盟国。

    惠盎想了想,说道:“大王,此事就交给臣吧,臣尽力而为。”

    宋王偃点点头,说道:“其实以蒙仲的秉性,就算不这么做,他也同样会继续庇护宋国,暗助太子,但你也知道,我宋国缺少能独当一面的统帅,像戴不胜、戴盈之等,皆不能胜任,况且他们也年事已高……由蒙仲负责着一支宋**队,能够防止宋国日后再出现类似的状况……”

    “臣明白的。”

    “唔,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对了,你在帮寡人做件事,立刻派人给魏国送个信,就说寡人想去魏国……住一段时日,看看魏国的风景……”

    听到这话,惠盎猛然抬起头来,犹豫着劝说道:“大王,您实在不必……”

    “你不必说了。”

    宋王偃抬手打断了惠盎的话,神色复杂地说道:“寡人一生不弱于人,丢不起这个颜面,太子回彭城之日,便是寡人动身前往魏国之时……”

    惠盎张了张嘴,想再劝劝这位君主,但遗憾的是宋王偃心意已决。

    而与此同时,蒙仲已带着他随行的百余名方城骑兵离开了彭城,来到了城外的军营,即戴不胜的军营。

    不是他不想尽快迎回太子,关键是他不清楚太子戴武的被流放之地,眼下又不好回去再问问宋王偃与惠盎,只能找戴不胜碰碰运气,毕竟据传闻,是戴不胜抓住了太子戴武。

    但假如连戴不胜都不知太子戴武的被流放之地,那么,蒙仲就只能等惠盎的消息了——据他离开时宋王偃的态度,他认为惠盎应该能进一步劝服宋王偃。

    来到戴不胜的军营,报上自己的名号,没过多久,蒙仲便看到戴不胜带着几名士卒亲自出营迎接他。

    似戴不胜那般粗犷的人,当然不会拘泥于什么礼数,出乎高兴,戴不胜在见到蒙仲时,狠狠地一巴掌拍在后者肩膀上,笑着说道:“你小子总算是回来了!”

    别看戴不胜现如今五六十岁的年纪,手上还是着实有劲,拍地蒙仲亦吃痛地抱怨了两句:“戴司马,在下日夜兼程赶来,身疲体乏,你就不怕你这一下把我拍到在地?”

    “哈哈。”戴不胜哈哈一笑,旋即,他忽然注意到了蒙仲身上的甲胄,在仔细瞅了两眼后,他低声问道:“这个甲胄……是大王宫卫的甲具啊,何以你穿在身上?”

    蒙仲也不隐瞒,如实说道:“我与宋王比试了一下剑技,另外,劝他迎回太子……”

    “……”


-->>(第3/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