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422章七月
传,我不希望我的老师名誉受损……”

    见蒙仲有些担心的样子,公仲侈哈哈大笑,抢过那篇檄文便仔细琢磨起来。

    当晚,蒙仲宴请了两个周国的带兵上将,一个他不认得,而另一个他认得,正是当年伊阙之战时与他魏韩联军一同抗击秦军的东周国大司马,周足。

    可能是因为曾经并肩作战的关系,周足在蒙仲面前表现得颇为自来熟的样子,一口一个郾城君,就仿佛他与蒙仲有着数年的交情。

    但实际上,蒙仲倒是见过他,可周足,却连见都没见过蒙仲——因为在伊阙之战的初期,蒙仲只是公孙喜手下的一名师帅,哪有机会见到周足?待等后来白起击破魏韩两军后,东周国的军队也因为遭受波及到全线溃败,当时周足以为大势已去,抛下麾下的军队就逃回了东周国。

    有意思是的,那是东周国人人自危,韩足逃回国内就与君臣商议如何争取秦国的宽恕,没想到他们那边还没商量出一个具体的解决办法,蒙仲却在伊阙力挽狂澜,阻止了魏韩联军的溃势。

    东周国,因此逃过一劫,未曾遭秦国秋后算账。

    当然,虽说没当面见过蒙仲,但是蒙仲的名声,周足却毫不陌生,并且周足也知道,蒙仲未来必定是翟章的接替者,能力超群、地位超然,仿佛当年魏惠王时期的庞涓。

    而面对周足的极力拉拢与示好,蒙仲亦不拒绝,毕竟东周国一来无法对魏韩两国造成什么威胁,二来这天下,名义上终归还是周国的天下,与东周国打好关系,那肯定是不会有错的。

    与周足客套亲近了一番后,蒙仲取出了他所写的讨秦檄文,笑着对周足说道:“倘若大司马能以周国的名义公布天下,那就帮了在下的大忙了。”

    周足好奇地接过檄文瞧了两眼,旋即便被檄文中那华丽的辞藻与犀利的辱骂惊得倒吸一口凉气,他惊讶地问蒙仲道:“此檄文,不知是出于哪位先生的手笔?”

    听到这句话,同在宴席的公仲侈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准备看蒙仲怎么回答。

    见此,蒙仲毫不犹豫地‘出卖’了公仲侈:“乃公仲先生所写。”

    听到这话,周足立刻对公仲侈肃然起敬:“原来是公仲先生……”

    “不,不是我,我没有……”

    公仲侈瞪大了眼睛,被蒙仲的无耻行径气得说不出话来。

    当然,这只是好友间的相互捉弄而已,最终蒙仲与公仲侈还是一口咬定是某位‘无名氏’所写。

    其实这篇檄文究竟是谁写的,周足根本不在乎,他在意的,这这篇讨秦檄文的言辞过于犀利,倘若他东周国代为公布,很有可能遭到秦国的针对,但转念一想,周足也不好直接拒绝蒙仲,毕竟魏韩联军目前的声势相比较秦国其实也不逊色几分。

    想了想,周足私下对蒙仲说道:“倘若贵国愿意承认我巩城为周国正统,支持(东)周公从雒阳(西周国)迎回大王,并帮助我周国攻打伪周,我周国愿意代贵国向天下发表这份檄文。”

    蒙仲刚要说话,便注意到公仲侈向他微微摇头示意,便对周足说道:“容在下考虑考虑。”

    事后,蒙仲与公仲侈商议了一番。

    据公仲侈所言,两个周国并立,这是天下诸侯都乐见其成的,毕竟这两个周国都认为自己才是正统,相互争夺周王,自然也没有闲情去干涉中原各诸侯国的事,倘若两个周国合二为一,搞不好周国都会遭到敌对国的利用,成为声讨魏韩两国的工具,到时候魏韩两国都很难扭转舆论上的不利。

    蒙仲恍然大悟,旋即又问公仲侈道:“那这篇檄文怎么办?”

    “此事简单。”公仲侈献策道:“

-->>(第3/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