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411章形势大变
,单单看暴鸢迫不及待想要得到这片土地,就知道这片土地非常关键,但问题是,魏国得到这片土地的利益并不大。

    如今的魏国,已经不是建国初期的魏国了。

    那时的魏国,在西境上几乎将韩国包裹在内,是距离秦国最近的国家,但后来,西边的国土渐渐被秦国夺取,只剩下河东郡尚在魏国的手中。

    从大局来讲,蒙仲并不打算收复曾经的那些失土,原因是易攻难守——你说他魏国拿到函谷关这片飞地有什么用?给韩国当挡箭牌?

    基于这一点,其实五国联军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战果,蒙仲一点都不想要。

    可能魏国国内不怎么看——历来魏国就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不懂得取舍,比如在魏国强势的时期,魏国到处发动战争,兼并他国的土地,可问题是这些打下来的土地,很多都是飞地,在防守方面很不利,这直接导致魏国后来衰弱时,因为各国的反攻,使得魏**队到处救火,今年长途跋涉防守西边、明年长途跋涉再防守东边,几乎消停不下来。

    但现如今,别看魏国的领土被秦国吞并了许多,但难以防守的飞地同样也少了,单单就西境而言,魏国只要固守河东郡即可,这也正是近些年来秦国屡次攻打魏国却没能打下来的一个原因。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考虑到魏国曾经在战略防守方面的劣势,蒙仲自然不会去考虑什么华崤之地、什么函谷关,他想要的,正是他前段时间对奉阳君李兑所提过的西河,即合阳、元里、临晋那片土地。

    那片土地背靠河东郡,魏国在防守方面并不会很吃力。

    至于暴鸢所说的河西之地,蒙仲其实倒也不是不想要,只是他知道一口难以吃成大胖子的道理,纵使强迫秦国割让了泾水以东的土地,魏国守得住么?

    如果魏国倾尽全国的兵力,那当然是守得住的,可这样的话,魏国其他方向的威胁该怎么办?

    所以说,先从秦国身上割一小块肉,待消化后再重复这个举动,这样的方式是最稳妥的。

    至于暴鸢想要的华崤之地与函谷关,蒙仲倒没有什么所谓,韩国想要就拿去呗,反正在他看来,韩国最多只能得到函谷关至宜阳的那片土地,华崤之地韩国是绝对守不住的。

    想到这来,蒙仲便与暴鸢私下达成了协议:韩国鼎力帮助魏国得到西河,将魏国的领土向西拓展至洛水(不是洛阳那条),而蒙仲则默许将他五国联军迄今为止所得到的所有成果,通通交给韩国。

    这样乍一看,仿佛是韩国成为了此次出兵讨伐秦国最大赢家,但实际上却不然。

    蒙仲还是比较厚道的,笑着提醒暴鸢道:“暴帅可要警惕秦国对贵国怀恨在心。”

    想想也是,韩国,三晋中最弱的国家,曾经被秦国肆意进攻的国家,比宋国相比都未必能胜出的国家,这场仗一口气倾吞了秦国数百里的土地,你说秦国日后不针对韩国还会针对谁?

    听到蒙仲的提醒,暴鸢点点头,颇为无奈地说道:“被秦国记恨,总比年年遭秦国攻打要好。”

    很显然,暴鸢也明白这件事的利弊,但没办法,他韩国需要函谷关来遏制秦国每年对他韩国的进攻,至于华崤之地,倒只是其次了,能否守住,暴鸢倒也不是很在意——当然,很大程度上是守不住的,这一点暴鸢自己也知道。

    就这样,蒙仲与暴鸢私底下达成了协议,期间也没商量赵、齐、燕三国的利益。

    不过说实话,想来齐燕两国也不敢在秦国这边索取什么好处,毕竟得到一块飞地没什么大用,还为此得罪秦国,划不来,至于赵国嘛,蒙仲猜测赵国应该会在主导权的名义上,与秦国交涉一番。



-->>(第3/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