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72章初抵方城二合一
而行,约在二三十里外还有一个狭隘的隘口,而舞阳,就位于这条要道的东南处,三面环山。

    换而言之,只要派兵分别驻守东西两侧的狭隘隘口,舞阳几乎不可能遭到外敌的侵犯。

    见此,蒙仲心中已经打定主意,准备将舞阳作为他蒙邑各家族子弟以及家眷的住地。

    而在“西隘口”再往西南,正前面就是一道一眼放不到边际的长城,那正是楚国古时为了防止邻国入侵而筑造的长城,东起丹江(故道)、西至汉水,建立于北侧群山之上,绵连起伏长达百余里,颇为壮观。

    据应猛所言,方城就位于这段长城的西南侧,主要是负责协助东段城墙,除了这座城池以外,这条长城上还有两座大型关隘,一座在东,叫做方城关,归属于方城,同样是由魏国控制;而另外一座叫做荆阮关,位于方城关的西南,宛城的正北,不过却是跟宛城一样,由韩国派军驻守。

    除此之外,这条长城上还有若干小关隘,比如朱连关、青冈关、三尖山关、皆分别由魏、韩两国各自把持。

    这些大大小小的关隘,包括方城、包括这条连绵百余里的长城,就构成“楚方城”,是中原迄今为止所建造的,最长、最古老的防御性城墙。

    不过,考虑到这个“楚方城”是主要防御北境来敌的,因此像登城墙所用的石阶,楚人都建在这条长城的南侧,因此对于魏韩两国而言,其实这条长城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除非魏韩两国愿意花费巨大精力,重新修筑这条长城,将这条长城改成用于防备南方的来敌——只是考虑到如今的楚国早已一蹶不振,几乎没有能力再进攻魏韩两国,因此魏韩两国也懒得再修改这条长城。

    于是乎,整个历史悠久的“楚方城”防御工事被魏韩两国废弃,韩国驻军于宛城,准备将宛城打造成国境的边塞,而魏国则驻军方城,与韩军驻守的宛城互为掎角之势。

    至于长城上的方城关、荆阮关、朱连关等等,皆陆续被当地的魏韩两国驻军放弃。

    当日,蒙仲带着蒙虎、华虎二人,在应猛的带领下在方城周围转了几圈,将当地的地形记载脑海中,继而在进城,与城内的守将交接。

    方城守将叫做魏迟,据说还是魏国公室子弟出身,目测三十八九岁上下,蒙仲本以为他接任方城令会使此人感到不快,可没想到的是,对方却似乎很高兴的样子。

    不解之余,蒙仲便开口询问魏迟“魏迟兄对于在下前来接替你守卫方城,似乎并无不快……”

    听闻此言,魏迟笑着说道“何止并无不快,我可是高兴坏了。……老弟,我也不瞒你,这破地方什么都没有,以往我想喝些酒,还得派人到大梁专程去运……哦,其实也不是不能买到酒,韩人占据的宛城,那里就能买到酒,但韩人的酒……恶!反正我是咽不下去!”

    说到这里他摇了摇头,旋即又抱怨道“曾经我也想在,咱魏国要这破地方干嘛?要不是王令难为,我早回大梁去了,跟大梁比,这地方屁都不是……”

    说着说着,他忽然意识到眼前这位少年正是前来接替自己的,于是他赶紧换了口风“不过,这一带的土地很广阔,老弟要是有工夫的话,可以叫役卒为你开垦私田,反正大梁那边也不会来管你……”

    闲聊了几句后,魏迟立刻就召集了他麾下的士卒。

    据蒙仲所知,方城本应该有一军兵力的驻军,即一万两千五百人,但魏迟交割给蒙仲的实际兵力,却还不到八千,剩下的四千余兵额呢?

    看着魏迟打着哈哈想揭过此事,蒙仲立刻就明白了俨然是被魏迟吃了空饷。

    不过吃空饷就吃空饷吧,毕竟蒙仲看重的只是军队的编制数额,别的不说,就说魏迟

-->>(第3/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