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23章段干氏二合一
地行礼。

    可能是猜到了蒙仲心中的想法,段干寅笑着说道“老夫起身相迎,只是出自对孟夫子的尊敬,贤侄不必在意。……请坐。”

    “多谢。”

    在谢过之后,蒙仲几人纷纷入座。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习惯了盘坐,因此蒙仲在入席就坐后,下意识便地盘坐在席中,直到他发现段干氏、段干崇父子皆正襟危坐,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礼,正准备改换坐姿,然而此时却见段干寅笑着说道“贤侄不必拘束,老夫亦知晓贤弟自幼便拜入庄夫子门下,后来才成为孟子弟子……”

    在旁,段干崇亦笑着说道“贤弟无心间的坐姿,倒是让愚兄更加断定贤弟正是孟夫子所言的弟子。”

    『孟师连这事都在信中说了?』

    蒙仲心中有些意外。

    此后在与段干夫子的闲聊中,蒙仲逐渐发现,虽说西河儒门与正统儒家以往关系不好,但段干父子对于孟子还是非常尊重的,尤其是孟子不肯成为齐宣王招揽天下贤才的金字招牌,毅然回到邹国教授弟子,传播儒家思想,似这般视功名利禄于无物,致力于传播儒家思想的举措,让段干氏夫子极力称赞。

    顺便提及一句,段干寅是段干木的孙子,段干木则是子夏的弟子,子夏与曾子是同门师兄弟,而孟子是曾子的弟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因此段干寅与与孟子在儒家的辈分其实是同辈,因此段干寅才会称蒙仲为贤侄,而段干崇也因此才会与蒙仲兄弟相称。

    得知此事后,蒙仲心中也是松了口气幸亏段干寅与孟子同辈分,否则要是矮一辈、甚至矮两倍,那气氛可就糟糕了。

    毕竟儒家是非常注重门第与辈分的,倘若段干寅果真比蒙仲矮一辈,他就得喊蒙仲一声师叔可想而知会是怎样的尴尬气氛。

    在闲聊了几句后,段干寅捋着髯须问道“贤侄此番前来拜访,是因为田文的关系吧?据孟夫子在信中所言,贤侄似乎与田文有什么恩怨?”

    听闻此言,蒙仲亦不隐瞒,将他与薛公田文曾经在赵国的恩怨告诉了段干寅、段干崇父子,段干寅听罢一言不发,而段干崇则是冷笑连连,忍不住说道“父亲,我早就说过,这田文嚣张跋扈惯了,徒有虚名!”

    “好了。”

    段干寅抬手打断了儿子的话,旋即转头对蒙仲说道“贤侄,我段干一氏,素来不与外人积怨,但也不至于会叫外人欺负到头上,贤侄虽然并非我西河儒门子弟,但终归是我儒家弟子,且又是蒙夫子的高足,倘若田文当真敢为难你,我段干氏必定会给予庇护。”

    说到这里,他沉吟了片刻,又说道“不过,田文如今在我魏国势力颇大,单凭我段干一族,恐难让田文忌惮……待过几日,我为贤弟引荐田黯与公羊师叔……”

    他口中的田黯,乃是田子方的后人,而田子方则是孔子弟子端木赐(子贡)的弟子。

    曾几何时,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人皆在魏国先后担任魏文侯的老师,被誉为河东三贤,极有名望。

    而他口中的公羊师叔,指的就是子夏弟子公羊高的儿子公羊平。

    虽然田黯也好,公羊平也好,在魏国其实并没有什么大权,充其量就是魏王客卿的档次,但着实很有名望,相信就算是薛公田文,也不敢过分得罪这几位西河儒家的大贤。

    在得知详情后,蒙仲颇为感激,连声称谢。

    见此,段干寅笑着说道“贤侄不必多礼,天下儒门皆是一家,你乃孟夫子弟子,我等自会照拂你。”

    当晚,段干寅、段干崇父子盛情招待蒙仲、蒙遂、乐毅、荣蚠等人。

    次日,蒙仲本打算暂时告别返回城内的驿馆

-->>(第3/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