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05章孤注一掷二合一
的性格很好。

    前两日,当蒙仲意识到齐军将连续对逼阳城展开进攻时,他曾对太子戴武提出建议只有寻求城内百姓的协助,军民齐心合力才能有机会击退进犯的齐军。

    太子戴武闻言深以为然,便带着他一干近卫们走访在城内民众间,挨家挨户地拱手行礼,恳请城内百姓的帮助,丝毫也不觉得以他的尊贵身份向平民弯腰是一件可耻的事。

    而这,也正是蒙仲最欣赏太子戴武的一点——虽然这位太子被惠盎、薛居州两位重臣教得有些憨,欠缺作为王者应具备的东西,比如威势,但他的品德着实优秀,哪怕是蒙仲都忍不住要夸赞一句不愧是他义兄惠盎细心教导出来的。

    在这位太子诚恳的恳求下,城内的百姓纷纷自发组织起来,帮助宋军运输粮食物资,甚至于,有很多人直接跑到城郭的军营里,帮助宋军做饭、烧水,照顾伤兵,极大地减轻了宋兵在杂事方面的劳累,使他们能将所有的体力与精力都用于与齐军作战。

    正因为如此,蒙仲私底下曾对蒙虎说太子戴武的品德,抵得上一军的兵力!

    不多时,蒙仲就在城郭内找到了太子戴武,后者正守着一口底下燃烧着柴火的锅。

    见此,待蒙虎停下战车后,蒙仲翻身跳下了战车,边走边开玩笑对太子戴武说道“怎么,太子,这次不扛米了?”

    听闻此言,此时已站起身来的太子戴武亦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解释道“他们嫌我手笨,干脆让我守着这口锅,待水烧开后往里倒米即可……”

    听他这话,附近那些正在忙碌于烧水煮米的宋兵与城内百姓,亦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个氛围真的很好……』

    看了几眼那些宋兵与前来帮忙的城内百姓,蒙仲暗暗说道。

    如他所见,太子戴武真正做到了与兵亲近、与民亲近,不是说别人都做不到,只不过以戴武的身份能不顾尊卑、礼贤军民,这着实是天底下大多数贵族都办不到、或者干脆说不屑去做的事。

    比如蒙仲曾经碰到过的薛公田文,号称是「养士三千」的名士,可是他对普通平民的倾轧,却丝毫不会比其他贵族少——只不过他身边有冯谖、魏处等一些重视平民的幕僚在,才使田文也因此得到了善待平民的美名。

    但本质上,田文还是看不起平民的。

    想来,唯独从小被惠盎、薛居州等人以儒家思想教导的太子戴武,才会发自内心地做到重视平民、重视民心。

    『这很好。』

    蒙仲暗暗说道。

    虽然他是道家弟子,但他对孟子所述的“仁政”、“重民”等主张却颇为认同。

    想当年的滕国,远远比宋国弱小,但却让宋国吃足苦头,就是因为滕弘、滕虎父子施仁政、得民心,以至于当宋国进攻滕国时,几乎所有的滕人都帮助其君主抵挡宋军。

    虽说最终滕国还是被宋国攻灭了,但那只是因为两国的实力相差太大,并非民心的问题。

    而现如今,虽然宋国不如齐国强大——可能要两个宋国才能堪堪与齐国持平,但倘若王室能得到民心,齐国未必就能将宋国怎么样。s宋国的经济与军队其实都比燕国要强,只不过处在四战之地,周围被齐、魏、楚三个强国包围(都是称霸过中原的强国),除了像历史上那样向北进攻卫国(即赵武灵王默许宋王偃吞并卫国),否则实在是很难对外扩张,不像燕国偏处一隅。

    但遗憾的是,如今的宋国君主戴偃并非是一位注重民心的君主,不过好在太子戴武的品德优秀,就像惠盎曾经所说的,他将所有的期待都放在了太子戴武身上。

    确实,太子戴武的确值得惠盎寄托

-->>(第3/6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