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73章九月二二合一
    时间回溯到九月初八,即李疵与牛翦分别率领军队抵达这片战场的次日,就在公子章于曲梁邑召集诸将商议接下来的策略时,在王师这边,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亦在同日召开了军议,商议对付叛军的策略。

    相比较先前,王师方参与今日会议的重要人物,除了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阳文君赵豹等人外,还多了好几位,比如赵袑、李疵、赵造、赵俊以及赵固。

    赵袑不必细说,此人乃是「赵灭中山国」时统率右军的上将,在中山国覆亡后,他因功被调往雁门担任郡守,主持雁门郡的大小事务。

    李疵,此人乃是奉阳君李兑的族弟,同时也是「赵灭中山国」时的参与者之一,当初赵主父正是命李疵监视中山国的一举一动。

    待中山国被赵国覆灭后,李疵被赵国任命为前中山国国都灵寿城的城守,主要负责收拢中山境内的狄人,并推行赵国的政策。

    而赵造、赵俊二人,前者乃赵国的内史,后者乃是驻守陪都武安的城守,皆是赵国举足轻重的人物。

    然而相比较这些位,最具重量级的人物,还得说赵固。

    赵固乃是赵肃侯时期的赵国名将,是赵国吞并代郡的直接参与者之一,且在赵国吞并代地、设立代郡后,赵固被任命为代相,负责治理代郡一境。

    而后,在赵主父带着公子章、赵袑、许钧、牛翦、赵希等人率领二十万军队五次进攻中山国的期间,赵固坐镇东安阳,在后方为这支大军助力,直到后来年纪大了,赵固才卸职回到晋阳,安度晚年在此之后,赵主父才册封公子章为安阳君,又拜田不禋为代相。

    然而这次赵王何与公子章的内乱,将这位年迈的赵国老将亦惊动了,尤其是当得知王师方面战况不利时,赵固不顾年迈的身体,急急忙忙赶到了邯郸,想亲自了解一下事态。

    而最值得一提的是,就连赵王何亦带着他所信赖的信期,参与了这次的军议。

    在会议开始后,安平君赵成与奉阳君李兑先简单讲述了「曲梁之役」的经过,剖析王师为何会频繁失利。

    在此期间,叛军方有两个名字被反复提及,即蒙仲与庞煖。

    “……当时庞煖驻军信都,而蒙仲驻军于曲梁邑东边的群丘,此二人熟读兵法,频繁袭击、骚扰王师……”

    在安平君赵成与奉阳君李兑二人的讲述中,庞煖的用兵其实还算中规中矩,大多都是依靠阵势取胜,相比较之下,蒙仲的用兵就趋向于一个“诡”字,用一番佯袭、诈袭、实袭,骚扰地王师烦不胜烦,不夸张地说,阳文君赵豹麾下当时的五千兵力,再加上奉阳君李兑命廉颇联合赵贲设法击退蒙仲时所率领的五千兵力,这拢共一万人的兵力,就是被蒙仲单独击败的。

    那时赵贲、廉颇有一万可动用的兵力,而蒙仲就只有约六千叛军,可是打到最后呢,赵贲、廉颇二人只剩下约五千兵力跟着从曲梁邑撤离,而蒙仲那边呢,兵力伤亡仅不到千人,甚至于还俘虏了近四千的王师士卒。

    两相比较,赵贲、廉颇二人可谓是惨败。

    当说到这里时,帐内诸人的面色各异,赵贲、廉颇二人自然是羞愧,而赵成、李兑则深恨于蒙仲这个搅局的毕竟没有蒙仲的疲敌之计,王师如何会接二连三地在与公子章的战事中失利?也不至于被逼到弃守曲梁的地步。

    而相比较这些人,赵王何的心情最过于复杂。

    毕竟曾几何时,已故的赵相肥义曾在他面前推荐了蒙仲,用肥义当时的话来说,待他老死后,文武兼备的蒙仲可以代替他肥义,辅佐赵王何,防备赵成、李兑等旧贵族势力只要给蒙仲一军的兵权,再加上日后将接替阳文君赵豹守卫邯郸的赵贲其手下的兵

-->>(第1/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