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6章:出游(二)
字:人不为(wéi)己、天诛地灭。

    这意思是说,人若不能约束自己的欲望、提高自己修养,肆意损害天道下的其他物种,那么日后就定然会遭到天道对人的‘报复’。

    比如说,滥捕鱼苗的渔人,最终将无鱼可以捕捉;而大肆砍伐林木,或会导致山洪暴发,泥土沙化。

    前人种下‘因’,后人得到‘果’,人(人类)不可能一直违背天道的规律而不受惩罚。

    而在这方面,蒙仲的感触更深,他不得不承认,庄子的眼界与思想,确实超越当世绝大多数人。

    并且,庄子自身也是这样‘约束’自己的。

    蒙仲听说过一则轶事,即发生在庄子与他的好友惠子身上。

    惠子即惠施,年轻时就赶赴魏国成为魏国的国相,在担任魏相期间,惠子返回宋国蒙亳、商丘一带,当时他的随从前呼后拥,又有无数宋人争相前来围观,这让衣锦还乡的惠子显得意气风发。

    而那时,曾经因为一句「庄子或将取代您担任魏相」的流言,就让惠子在庄子前往魏国探望他时吓得魂飞魄散,继而派兵在整个魏国搜捕庄子的那位庄夫子,他又在做什么呢?

    当时庄子正穿着麻布所制的衣物坐在河边钓鱼。

    期间,他先钓到一条大鱼,随后又钓到几条小一些的鱼。

    而最后呢,庄子按照自己的胃口,留下一条最适合的鱼,将其余的鱼都倒回了河里,然后背着鱼篓、带着钓竿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回想起这则轶事,蒙仲立刻回到河边,将鱼篓网收起带到庄子面前,当着后者的面将其摧毁。

    见此,庄子面露一副「孺子可教」般的表情,赞许地点了点头。

    此时此刻,庄子其实仍觉得眼前这个叫做蒙仲的小子心机很重,对于功利也很执着,但庄子亦不否认此子的真诚一面,比如方才此子营救他时的急切、担忧,包括将他救上岸后立刻主动脱下衣服给他披上的这份善良。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孩子。

    庄子在心底暗自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