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百零六章 新婚燕尔
 李柷点点头,出了立政殿,有为和福全早就掌着宫灯在御轿前等候。

    “去含元殿,上朝。”李柷说了声。

    御轿抬起,有为和福全一左一右跟着。

    古人没有什么夜生活,都是早睡早起的主儿,含元殿朝会开始。

    “诸位爱卿,这科举一事准备的怎么样了?”李柷当下最关心的就是这件事。

    唐代科举制度尚在草创阶段,制度不太完善,难言公平。

    首先,唐代科举名额偏重京城。这倒是一件好事,一些藩镇自己办科举,却仍以本镇人才能在中央政府的科举中取得功名者为荣。

    唐代中后期,科举出身者越来越多,由于连年战乱,人民苦不堪言,对军人失去好感,转向支持科举成功者。

    唐代处于贵族世代向平民世代转移的关节点上,唐代社会前半期还是很重贵族,贵族的影响力甚至超越了皇家,所以科举选出来的人才太多,也无法得到任用。

    自唐太宗起,唐朝皇帝一直在打击豪门,鼓励科举选拔,但终唐之世,平民因科举成为宰相的例子极少,与宋代宰辅必从科举出有很大区别。

    这倒是要感谢朱温,连年战乱对豪门贵族打击非常大。尤其是朱温,他几乎是终结了门阀制度。

    这就能让更多的平民得到科举晋升的机会,所以李柷抓住了这个机会。

    孔林站出来说道:“陛下,各部官员已经准备好了,只等开考。”

    李柷点了点头:“很好,这次科考必须重视起来。以后各部官员选拔,上至宰执下至州县,必须有科考出身。凡官员引荐才子者,也需由礼部开考试卷,答题合格者方可录用。”

    “臣遵旨!”礼部尚书站出来答到。

    “这次科举,朕唯才是用。有德才者,逼不会被埋没。各州县官员缺额者,朝廷各部缺员者,都要一一补上。”

    独孤损站了出来:“陛下,许多贡生乃是各地藩镇所推举,这些人如何处理?”

    这倒是个难题,那些藩镇推荐的乡贡,难免不是藩王派来的探子。是将他们安置个闲职还是正职,值得商榷。

    李柷思考了一下:“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陛下,臣以为不可授与要职。”御史崔远反对。

    “臣也觉得不妥,藩镇乡贡,其心必异。”

    “就是,藩王们两面三刀,乡贡怎可放心。”

    群臣中有多人跟着反对,都觉得应重用朝廷地盘上的考生为主。

    裴枢却持有反对意见:“陛下,臣以为未必。”

    终于有了不一样的声音,李柷很感兴趣:“哦,说来听听。”

    裴枢跟着站出来,行礼说道:“回奏陛下,乡贡也都是各地乡试出来的贡员。朝廷理应一视同仁,不能因其是藩镇而区别对待,如此岂非寒了天下士子的心?”

    “裴大人,这乡贡万一是藩王派来的细作,危害我大唐,这又该做如何?”张发奎质问道。

    裴枢并没有理他,而是对李柷道:“陛下,贡生乃是为朝廷各部为官。他们也都是个乡试考出来的学子,即便是藩王派来,也不应区别对待。再者考生从政而非为军,像是兵部、兵器监、火药作坊之类的部门可以摒弃乡贡考生不用。即便是藩王细作,将其录入其他各部也并无影响。”

    裴枢说的也没有错,朝廷不过是巴掌大的地儿,其他藩镇是考生不重用,那是对学子们的不公平。

    即便这些考生里面有藩王细作,只要不让他们进入兵部、军器监、火药作坊这类的部门,他们对藩王也没什么用处。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