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十五章 找到铜矿

    “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这些记载表明当时人们已有意识地利用化学的置换反应来获得铜。其工艺流程如下:硫酸铜从溶液中结晶出来,再人炉冶炼出铜。冶炼初期,硫酸铜、硫酸亚铁等分解成氧化亚铜、氧化亚铁等氧化物,氧化亚铜被后期反应还原成铜,氧化亚铁再与铜分离。

    伊阙县离着洛阳城并不远,半日便到了。地图上标识的铜矿山位置却有些偏僻,朱友恭带个人马不停蹄的寻着地图上的记载,开始一路往东寻找。

    没有路,即便发现了铜矿,运输还是一个大问题。他带着手下将士五百人一路披荆斩棘,眼看着离目的地越来越近,终于来到了一处叫做黄陵山的地方。

    “恭将军快看!蝇子草,这边还有铜草花!好多,全都是。前面应该就是铜矿所在地了!”有人喊了起来。、

    这几人是朱友恭带来的冶炼师,古人是如何探矿的呢。他们依靠的是寻找那些蝇子草和铜草花等嗜铜习性的植物,凡是有这些植物的地方必然会有铜。

    果然走了不远,朱友恭眼睛就直了,他看着眼前黄灿灿的铜矿石,实在难掩心中激动心情。这是露天矿啊,开采要多简易就有多简易。

    要命的是铜矿石纯度都很高,冶炼起来加倍容易。

    “发财啦!哈哈哈,发财啦!老子发财啦!”山谷中回荡着朱友恭疯狂兴奋的呐喊声。

    “哦!~”人群中发出兴奋的呐喊声。

    “恭将军,咱们接下来怎么办?”兴奋过后,有将士问道。

    朱友恭还沉浸在发财的喜悦中:“搭炉灶,炼铜!”

    这黄陵山确实是个铜矿好地方,这些矿石纯度极高,含硫低,冶炼及其容易。朱友恭似乎发现整个眼前都是一堆堆的铜钱。

    唐末天下都乱了,盐铁使根本无法控制全国的采矿权。这些有金属矿藏的藩镇藩王们都自己搭起炉灶冶炼金属,以供军需。

    黄陵山矿藏丰富,若是全部开采,几乎占据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冶炼权。这其中有多大的利润可想而知,难怪有人会说采之可富国。

    忙碌了几日,这些人已经开始挖矿搬运了。眼看着朱温回京的日子快到了。朱友恭将黄陵山的事交给了手下们,自己则快马加鞭的准备往洛阳奔去,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告诉自己的义父朱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