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63章 第二百六十三章
附议。”“臣亦附议。”

    一时间,朝臣中出现了一批附议官员。

    “朕听圣人□□,‘任人唯贤,任人唯能’,却从来没听过那个皇帝因为臣子年纪小就忽略他的功劳的,按照顾子玠这段时间的作为,朕觉得就是连升三级也是使得的,”沐澈说的很慢,言下之意是现在这样的结果已经是他悠着的结果了。

    “圣上,自古英雄出少年,微臣们自然知道顾大人少年英才,但是现在父子两人皆在户部,恐怕与礼不合。”有官员从礼法角度上表,想请沐澈收回成命。

    沐澈没有立刻说话,而是淡淡看了一眼底下的朝臣,“众位卿家都是这样想的?还有多少附议此事的?”

    刚刚沐澈的迟疑让另外一部分官员以为这是抓着软肋了,又出现了几个应声的,“臣附议。”

    有一就有二,一个‘臣附议’出来,很多‘臣附议’就要都出来了。

    沐澈看着他们表演情景剧,现在整个朝堂之上最安静的就是他们讨论的主人公了,顾国安和顾启珪安静如斯站在那里,不管其他官员说什么,都不搭话。

    看众位朝臣已经说的差不多了,沐澈整以暇接的说道:“顾阁老之前上表请求辞官,朕压下来了,毕竟当时诸事待兴,朝中正是用人的时候,朕自然不能让栋梁之臣躲清闲。现在诸事已经告一段落,日前顾阁老重新上表,朕已经允了,圣旨已经拟好。自此,顾阁老保留爵位称伯,朝中事务做好交接之后,就正式离朝。”

    此话一出,满朝安静,之前顾国安说起过这个事情但是新皇没有受理,他们以为这事儿已经告一段落了,没想到在这里等着他们呢。这下子他们是想说什么也没得说来了,现在礼法这边没有破绽,其他方面又被堵回来了,自然只能忍着接受这个事实,总之,顾启珪的事情终究是尘埃落定了。

    这事儿一出,整个朝堂再也不能忽视顾府,照这样的速度,等顾启珪而立之年的时候,仕途上指定是已经不可估量的,事实也正如他们所想。

    庆隆二年秋,北境战事正式告一段落,罗国与大齐握手言和,割地赔款是一样不落的应了。现在的情况是,就是罗国自现在安稳下来,开始奋发上进,要想养出一支能与大齐对战的军队也得用上几十年了,更不用说现在罗国内部现在是一团乱,这期限还有的说呢。

    接下来,安珏然率旧部正式班师回朝,为感念他为护国做出的贡献,皇帝沐澈亲迎至城门口,尽显恩宠。对于此举,世人皆说沐澈这是关怀有功将领,也只有一小部分人知情人知道沐澈真的是感谢,他终于能放下心里的石头,那个让他恨得牙痒痒的扎布耶,终究是倒下了,而且是再也起不来了。

    对安珏然,当然是重赏,皇帝以安珏然从龙有功,守护北境边防为由,特封安珏然为禁卫统领,并协理京城城防,这两股互不干扰的势力,终于合流。一时间,安珏然在京城的地位是水涨船高,家里的门槛,隔不了几日就得换上一次。

    庆隆二年冬,顾国安顾阁老正式辞官,自此顾家的重担全部落在了顾启珪的身上。此后,顾国安为了不留遗憾,开始带着自家夫人满处走走,时常还去京郊和陈恪曲氏聚聚,小酌几杯,比起在朝期间,他生活过的倒是有滋有味,更多了一份闲适。

    也是同年,顾雍和顾国安同时上表,请封传承人,自此顾家大房也算是名正言顺的分成了两房,长子承祖传爵位,幼子承新爵位。自此,虽然顾启陵父母具在,但是因为他以后要直接从祖父那里接手他们家传爵位,也算是承重孙了。

    庆隆八年春,经过这几年,整个大齐在新皇沐澈的带领之下,铮铮向荣,百姓富足,边关安定,总之比之前的慌乱,这时候的大齐算是歌舞升平了。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