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七百零四章 四合院
    网吧下面不远有韩国料理,我找到老板,放了五千块定金,领他上去看过阿彦,交代清楚,一日三餐,按点送上去,要营养均衡,荤素搭配,每天三壶茶水,三样水果,玩游戏也得有个好身体不是。

    至于作息时间,阿彦自有安排,她每天睁眼就去网吧,玩到深夜十一点,睡觉却不曾耽误,以前还回家睡,最近懒了,干脆在楼上宾馆包了长期房。

    问她家里有电脑,为什么非去网吧玩,回答说:“家里玩游戏会感觉孤独,在网吧则不同,前后左右都是人,能感觉到温暖。”

    我再次在心里对自己说,等从京城回来,一定要把阿彦的婚事解决了。

    去京城有两件事要办,一是买四合院,一是去找黎先生。

    黎先生提出的全面新农村计划听上去很美,利国利民,千秋万代,唯独有个致命缺陷,需要农民自己花钱。

    就这点不同,这项目就注定会遗臭万年。假若这项目推行,是免费的,或者说不是奔着盈利为目的去的,那才称得上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我听说,山东河南一带已经在计划实施,目前还在商讨,讨论这件事的可行性。

    蓝图是美好而宏伟的,万亩良田连成一片,现代化农业耕种,解放劳动力,让农民进城,全民城市化。

    所有这些,都需要钱,农民哪来的钱?

    农民当然没钱,但农民有地啊,地不就是钱咯?而且是很值钱的。

    农民没了地,就不叫农民,就叫城里人,以后也跟城里人一样的上班下班就好。可现在全球经济萎缩,工厂出现疲态,哪有多少工可做?

    黎先生上蹿下跳,兴风作浪,干的都是些祸国殃民的事,我没参与过或许不理解,但有几样事是我亲眼看着他搞成功。

    不收拾他我睡不好觉。

    可是要收拾他,首要做的是了解他,过去这么多年,我自己都有工厂数个,资金十亿,手下各类型人才齐备,黎先生狡猾聪明,怎么可能不如我。

    贸然出手,恐怕翻船。

    去买四合院,按我想过去随便找一间,看看环境问问价格差不多就交易,然而不是,这里道道多了。

    我打电话给黎先生,说我人已经到京。

    黎先生稀奇,还真来了,安排见面,电话里问我,以前来过京城吗?

    我说没有。

    黎先生道:“那好,既然没来过,带你体验一把老北京味儿。”

    我以为黎先生会带我去吃烤鸭,因为提到北京,除了烤鸭我想不到别的。然而不是,他约我去了西直门大街的老牌西餐厅——莫斯科餐厅。

    黎先生说,不要觉得老莫是西餐厅,就觉得他不能代表北京,恰恰,这家西餐厅是正儿八经的北京老炮儿的精神寄托。

    在那段不方便细聊的岁月里,老莫成为全京城少年心目中的圣地,当然,这只局限于吃货们的思想境界。

    居委会大妈解决不了的事,老莫哪儿摆一桌,没有解决不了的。

    对于这个餐厅,我貌似有印象,王朔的文章里经常提到这家餐厅,那会儿的京城油子自称为顽主。

    我觉得黎先生对我的定位有差,我是工厂老板,企业董事长,应该安排在那些商务气息浓重的场所,职业经理人该去的地方。

    都过了四五年,怎么还把我当成b社会性质成员来对待?

    黎先生回复:“周老弟在纽约红旗五爷的称呼仍在,伦敦交易所里干的那票也很有江湖老派白纸扇风格,安排你在这里,错不了。”

    伦敦交易所,他指的是我弄了块石头雕成康熙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