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六百五十章 叒是一年春节到
    说起我身上的装备,这次可是帮了大忙。

    当时情况危急,我只顾着向前趟,露头就吸引了大部分火力,尤其是身中几弹而不倒,这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范畴,不符合物理定律。

    土匪们注意力集中在我身上,对其他人的防范自然减少,这才给了边锋赵大冲锋的机会。

    要说危险,只能说我的运气不差,也可以说对方的战斗力太弱,没有一个是正儿八经队伍出身的,不然换个厉害人物在对面,直接给我脸上来一下,肯定给我放倒。

    再者,子弹是没钻入我身体,但打在身上动能不小,一样疼的厉害。只是将原本只有05的着力点扩大到两厘米大小的钢板,再由钢板传递给下面的纤维棉,最后才抵达我躯体。

    即便如此,身上也跟被用锤子砸过一样,睡一觉起来酸疼难忍。

    至于那些钢片,凡是被子弹碰到的,无一例外全部变形,向内微微凹陷,有个小坑。

    何若男问起,我就带她去看,这才打消她的疑惑,原来我穿了件稀奇的防弹衣。

    到底是懂行的,仔细看了那些凹陷,得出结论,“你这装备可以,十米能抵挡冲锋枪子弹,手枪子弹自然不在话下。”完了再试试份量,穿上去感受了下,又摇头。

    “太笨重,而且很闷热,不适合制式装备。”

    何若男说:“我们缴获了一件美式防弹衣,是用凯拉夫纤维和陶瓷片制作,穿在身上轻便灵活,防弹性能也不错,和你这合金装备相比,还价格低廉。”

    这个我承认,友华是做机械的,而防弹衣这类东西属于另一个专业范畴,两者关联性很小。据我所知,国外的防弹衣都是耗资数亿美刀在研究,就凭友华当前的技术,没有可比性。

    何若男道:“其实你要是有这个工厂,应该往这方面发展试试,真要开发出好的成品,不愁没有买家。”

    如此一说,让我心思一动,忙问:“你平时不穿防弹衣吧?”

    何若男回:“有一件,是国产的,不比美军的质量差,防弹衣行业我国还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但毕竟还是有缺陷,凯拉夫纤维材料制作,跟你这个路子有区别。”

    何若男说的路子区别,是指我的合金装备下面除了纤维棉,还装有带气泡的防护层,能最大限度地减缓子弹动能带来的冲击。

    既然何若男觉得这个路子不错,我是不是可以按照这个路子走,给她做一套作战服?

    何若男回答,“本来我是想看看你的装备,计划给亚建成员都装备,但目前看来,你这套装备距离制式使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何若男顺嘴一说,却给了我启发,在公司里召开技术讨论会,关于防弹衣制造的问题,让各个技术发表意见。

    日本技术员加藤里人说:“我在武山工作时候听前辈们提过现代化战争防护设备,他们的设想是全金属外壳。”

    加藤的话引起所有人注意,我让他介绍。

    所谓全金属外壳,指的是后现代战争机器,灵感来源于战争机甲,将士兵全身上下用金属包裹,配备各类高科技仪器,普通子弹无法进入躯体,最大限度地保护士兵生命。

    这个说法有点远,全金属机甲,那是科幻电影里才有的东西。

    结果小林广智说:“其实不遥远,想想现在各国研制的军用外骨骼,也叫军用助力系统,全金属外壳只是在军用外骨骼上面加装金属防护罩,真正要生产,理论上是可行的。”

    如此我就感了兴趣,“友华可以做这类产品吗?”

    小林回答:“我的专业就是人体机械学,最开始我是想做出能和人类神经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