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百九十三章 入地府
    得到了阿尘的承诺,唐王却是不再忧惧,安心睡了过去。 等到天明苏醒,他宣来了众臣说了后门动静,徐茂功上前启奏道:“前门不安,由敬德和叔宝护卫,后门不安,该由魏征护卫。” 太宗想了想,这件事魏征也有责任,便准奏,让其把守后门。 一夜通明,前后门无事,但是唐王却感觉身体越发沉重,精神也越发昏沉。 “果然,还是要往地府一行。”唐王心知躲不过去,便宣来了徐茂功,吩咐国家大事,叮嘱细致,就好像是刘备叮嘱诸葛亮一样,有了托孤的味道。 交待完成,唐王沐浴更衣,便要躺倒龙床之上,等候魂魄离体的时辰到来。 “陛下稍等!”旁边闪过一人,拉住了唐王的衣衫。 却是守了一夜后门,两个眼圈微微发黑的魏征。 “陛下宽心,臣有一法,可保陛下长生。”魏征道。 “病入膏肓,如何保得?”唐王一愣。 “臣有书信一封,陛下带去冥司,交给酆都城判官崔珏。”魏征道。 “崔珏是谁?”太宗皇帝觉得似曾听过这个名字,只是此刻头脑昏沉,却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崔珏是先皇臣子,先受官兹州令,后升为礼部侍郎。在世时与微臣乃是八拜之交,交情深厚。如今死了,却是在阴司坐上了执掌生死文簿的酆都判官,梦中常与臣相会。此去陛下将此书信交予他,他念在微臣的薄面,必然会放陛下回来。”魏征道。 唐王悚然一惊。 他看向魏征的眼神变得有点不同起来。 活着交情深厚,死后阴阳相隔,竟然还梦中相会,你们到底是什么样的感情? 唐王感到毛骨悚然,忍不住便要离魏征远些。 对于魏征手中的书信,有心不想接受,但是想到前往地府的凶险之处,唐王最终还是忍着心中巨大的不适,将书信接了过来,笼在了袖中。 随后,便闭上双目,没有了声息。 三宫六院,皇后嫔妃,侍卫储君以及两班文武大臣,全都披麻戴孝,满脸悲色,只是其中有多少真情,多少假意,却是难以知晓。 …… 太宗皇帝恍恍惚惚,渺渺茫茫之间,灵魂径直出了五凤楼,只见那御林军人马,正在楼前等候,似乎在等候着皇帝。 太宗欣然率领着御林军出行。 行了一阵,御林军人马突然消失不见,只剩他一人在荒郊草野中独自散步,顿时有些惊慌。 “王将军,王将军!”太宗灵魂猛地一阵清明,突然呼唤起了某个人的名字。 “莫叫了。”阿尘突然从天而降,落在了太宗身边。 “将军怎的现在才来。”太宗语气难免有些埋怨。 虽然埋怨,但是阿尘来了之后,太宗皇帝的心神便安稳了下来,不再那样惶急,气度也恢复了,有了大唐明君的风范。 “酆都城却是在哪里?”太宗问道。 “不必去寻,自会有人引领。”阿尘老神在在道。 太宗顿时便安定了下来。 果然不多时,有一道声音响了起来。 “大唐皇帝,往这里来,往这里来!” 太宗闻言,抬头观看,顿时看到了一个头顶乌纱、腰围犀角的罗袍官员,气度不凡。 “陛下,赦臣失迎之罪!”这位官员见到太宗到来,顿时跪拜在路旁迎接。 “你是什么人?为什么前来跪迎?”太宗有些莫名其妙。 “陛下,微臣在阳间时,曾是先皇驾前臣子,为兹州令,后来又被提拔为礼部侍郎,姓崔名珏。如今在阴司,得阎王重用,受封为酆都掌案判官。”那人道。 原来是他! 太宗恍然大悟。随即心中一喜,赶忙上前搀扶此人:“有劳先生了,朕驾前贤臣魏征有书信一封,正好要交予先生。” “多谢陛下恩典。”崔珏判官顿时激动了起来,几乎是用抢的将书信拿在了手中。 他拆开书信看了又看,满心欢喜,随后道:“魏征前些日子梦中斩杀老龙一事,微臣已经知晓,陛下且放宽心,微臣一定送陛下还阳,重登玉阙龙床。” 太宗连连称谢。 “这位小兄弟看上去相貌不凡,不知是何来历?”过了许久,崔珏才发现太宗身旁一直静静站立的阿尘。 二人正说间,只见那边有一对青衣童子,执幢幡宝盖,高叫道:“阎王有请,有请。”太宗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