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百零六章 三字经
    谁又能想到他们所认定的儒家先贤,其实只是林云的分身,实际境界只能算得上是大儒。

    而且他这个大儒,还是抄书抄来的,跟儒家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第二天,出现在场中的除了三位大儒之外,又多了两个人,丞相胡君之以及太傅郭汉书。

    这两人都是身形消瘦的老者,五十多岁的年纪,眼中精芒闪烁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老狐狸。

    他们都是得到消息赶过来亲自查看情况。这样连带着林云在内,这杏坛讲课,一下下就聚集了五位大儒,加上下面那作为陪衬的上万儒生,以及闻讯赶来的,各位儒家弟子,人数几乎达到200:1,

    如此盛会,哪怕是在整个儒家的历史当中,也值得一书,至于在大唐更是罕见,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儒家盛会。

    这一次该讲什么,林云有些发愁了。

    他这个儒家先贤本就是冒牌货,当这四位大儒的面,真讲起来还不得当场露馅。

    “我当年纵观历史,本也写下了一篇萌文,只是后来陷入沉睡,未曾传播出去,今日就,借你们之口传播出去,也让诸位点评一下,看看到底如何。”

    “多谢先贤。”

    众人不知他的意思他还是恭敬的,洗耳恭听。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不错林云这次诵读的正是三字经。

    《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儒家的“仁,义,诚,敬,孝。”

    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使其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合称“三百千”。

    《三字经》是中华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林云又结合,此世的情况予以删减添加,最终形成这一本三字经。

    果然一经出口,顿时引起轰动。

    等到了第三天,几个大儒兴冲冲的过来,想要听讲,不论是,孔圣手书的论语还是三字经,都可以称得上是儒家经典,哪怕听几次,也不会厌烦。

    这次山神反而不再说话,两天时间就将他炸得差不多了,再说下去保证露馅。

    其实真正分析起来,他说的除了第二天以三字经应对过去,第一天纯粹是借助浩然正气诵读孔圣手书,全程并没有什么。

    而三字经,其实也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结晶,跟他并没有什么关系。

    “这次杏坛讲学,你等几位终究也是大儒何不讲上两句?”等人都到齐了,山神开口问道。

    这个……

    几位大儒有些犹豫,可既然山神开口,他们哪能反对,况且能够在上万儒生面前一述自己的理想,对于一位大儒来说,也算不错。

    教化万民不正是他们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