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七十二章 秦老解诗
    苏轼,可是有词圣之称的,虽命途多舛,潦倒一生。但其学上的造诣,怕是无人能跃的。在方心目中,苏轼之词,李白之诗,就是中国古代两道不可攀跃的大山。纵观古今,天才能手数不胜数,但无人可谈与其比肩。

    世传杜甫与李白相争,辛弃疾能和苏轼并论,这委实有些牵强。他们二人,胜在忧国忧民,胜在为天下兴叹。诗词之道虽然登峰造极,但比之前者两人的纯净采,却还稍逊一筹。

    而这首水调歌头,更是苏轼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千载无人超越,何况这一屋子百余人而已。

    阁楼寂静,令得楼下风声微微响彻。

    “哎,这首水调歌头一出,中秋却是无人填词了!”半晌之后,秦老怀缅一叹,充满哀伤。不过老眼之中,却满是笑意。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啧啧!”无数人埋头沉思,依旧沉浸在这诗词的意境里无法自拔。

    “方小子,这可是你的腹稿?”秦老笑眯眯的问道。

    “当然”

    “他这小子哪来的腹稿!”没等他说话,江默就揭穿道:“今年中秋,这懒死的小子什么会都不愿参加,老夫花了三百两银子才将他留下,陪我与古大儒下了一天的棋。当天虽赏月对歌,坐而论道,却无关诗词之事。这小子怕是临场所作又不想承认,糊弄我们而已!”

    “哦?古大儒,可有此事!”秦老问出众人心里话。

    “不错,确有此事!”古臻抱拳笑道,没有丝毫出卖方的愧疚:“而且这小子鬼精的很,谁都占不得他一分便宜。否认诗作,定然别有心思。不知他葫芦中卖的什么药!”

    众人惊骇,万万的不敢相信。

    十几岁的毛头小子,怕是还未成年吧。竟一诗把他们这些老家伙都比了下去,这如何让人不惊。一代新人换旧人啊许多人心中感慨!

    “中秋诗词,还有何可填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他不过是个毛头小子而已,最多比我小两岁,怎么能”

    “”

    尽管不想承认,但是才子们还是明白,方之言未必是假的。他的水调歌头太过震撼,恐怕未来几年内都会被人传颂,中秋时节更是热潮。那个节骨眼上,谁的诗词都会被拿来和他评比一番,败是必然的。

    三年之内,怕是没人能写中秋了。不然,就是活生生的被打脸!

    又等了一会,见四下沉默,秦老站了起来,笑道:“怎么,没人敢来说两句,评论一下啊!如此,这个老头就动手了!”

    众人心中震撼,又忙着品味诗词,倒是忘了这一茬。

    口中念叨了几遍这首水调歌头,秦老笑着开口。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此词开篇便直抒胸臆,举杯问苍天。大气豪放昭然若揭,让人心神震动经久不绝!若是深思,青天岂会应答?明显是作者将青天作为朋友,明其不凡气魄,当为人中之龙也!”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更是将明月的赞美与向往推上了新的境界,让人神往。至此,才有了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承转接,具是秒到毫颠,白璧无瑕!”

    “至于下半阙,也是完美至极,不过我却只说最后一句,因为在它之前,一切都黯然失色,叫人难以关注!”秦老顿了一顿,抚须沉思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婵娟,乃是明月。隔千里兮共明月,说明人间疾苦,对至亲之人安康的愿望,可见一片赤子之心!”

    “但愿人长久,乃是破除时间局限,与亲常在的美好愿望,与千里共婵娟无痕相接,可谓天衣无缝。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