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52.谁的靠山
固执脾气,仍是不大乐。陆大奶奶道,“这个天气,怕是褚小姐都不去庙里了,是不是?”想让褚韶华劝一劝老太太。

    褚韶华眼珠一转,心下有了主意,说道,“老太太还是暂别出门,要不是来您这里,我也只去商行,并不往他处去的。这场雪实在大,外头冻死了不少人,怕不大干净,各寺庙都在做道场。大前儿个我去了育善堂,这一场大雪下来,那里的炭火都不齐全哪,瞧着孩子们都年岁不大,我能力有限,捐了五百斤炭火的钱。我想着,也是我积德行善的心意。平时菩萨不也都是教导我们行善嘛,修今生也修来世。”

    这话简直是直说到陆老太太心坎儿,陆老太太想了想说,“以往闹灾,大户人家也要舍粥舍药哪。”又问褚韶华捐炭火的地方叫什么堂。

    褚韶华继解释给陆老太太听,“育善堂。是收养孤儿的地方,里头都是没爹娘没家的孩子。”

    陆老太太财大气粗,立刻同桂香道,“拿我的私房,我捐一万斤竹炭。”褚韶华连忙起身给陆老太太福了一福,诚心诚意的说,“您真是菩萨心肠,那些孩子们可是有福了。”

    陆老太太解囊,几位太太奶奶们也不能旁观,纷纷表示要捐炭米。褚韶华给她们统计了一下,说,“府上还是打发个管事同育善堂的高主任说一声,高主任管着育善堂的事,是位德行高尚的好人,出身上海名门高家,他在育善堂都不拿薪水,就是为了做好行善。”

    四太太打发人去了,打趣褚韶华,“你这过来,既孝敬的老太太,又化了缘儿。”

    “我这也是叫老太太带的,我可不比老太太、太太们是个富户,以前对佛法也只是略知道些,自从跟老太太学了佛,我这心不知怎地,特别见不得这些惨事。我自己也是有孩子的人,这下了雪,就记挂着育善堂的孩子们。我这心,老太太、太太、奶奶们也都是知道的,我能力有限,行的不过小善,您们行的才是大善哪。”褚韶华奉承着,“老太太常跟我说,这世间自有因果,如今植了善因,以后必要善果。”

    陆老太太听褚韶华善因善果的念叨,又与四太太道,“着管事去瞅瞅,要是外头艰难的人多,咱家也支个粥棚,总归是善事。”

    四太太连忙应了。

    褚韶华在陆家用过午饭就告辞了,她没回商行,直接去了育善堂,帽子都没脱就问高主任可有陆家管事过来说捐炭火的事。高主任有些惊奇,“你怎么晓得?”

    “这事儿你得谢我。”褚韶华眉眼弯弯,“我去给陆老太太请安,提了提这里少炭火的事。”

    高主任连忙亲自倒了杯热茶给褚韶华,左拳抱右拳的一拱手,“不光谢你,我还得给你做个揖。”

    褚韶华还有事同高主任商量,这自来高门大户的事,就容易出猫腻。陆家太太奶奶们不差这几个钱,就怕底下人贪墨,褚韶华不是不通情理的性子,可若是这样的钱都伸手,也忒不是个人了。褚韶华就同高主任商量,她去联系记者,把这事做成新闻。现在大户人家最惜颜面,用新闻之事压一压陆家管事。若这管事是个干净的,自然什么事都没有。若是他雁过拔毛,这回的毛也不能叫他拔了。

    高主任自是应承,笑睨褚韶华一眼,“你这情我记心里,就不谢你了。”

    “这算什么情,还不是应当的,也不是我出钱。”

    褚韶华说不出钱,却是出了大力气,有她周旋着,陆家管事没大伸手,竹炭也很快到了位,都是不错的竹炭。然后,各记者报社,褚韶华也争取到了不错的版面,版面的事,有些小记者不敢应承,都是褚韶华打听了各主编的脾性,亲自去谈的。眼下这一场雪,整个江浙都遭了雪灾。褚韶华都建议主编最好把捐善款的事放在头版来报,就是想这些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