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91.县集
定金,就寻到王二嫂子这儿,过来看她生意如何。王二嫂子正跟褚韶华说话,王大力一家子也来了,王二嫂子得看摊做生意抽不开身,王大力请大家伙儿去喝豆腐脑吃煎饼果子。

    褚韶华也没客气,拉着宋苹一道去了。县里的大集比村里的热闹的多,很有几份卖吃食的,王大力如今日子不错,一人一碗口蘑肉末浇头的豆腐脑,一份打了鸡蛋的煎饼果子。褚韶华宋苹都是一套就好,王大力一个人就得吃三套,还要俩肉火烧才成。王大嫂子也要一套煎饼一个肉火烧才饱的,就是王大力家的俩小子,也个个能吃。

    王大嫂子一边看照顾着怀里的小儿子喝豆腐脑,问褚韶华她们怎么过来的,褚韶华道,“我跟弟妹织了两匹布,拿来县里染一染。村儿里的小染坊还是土方子染布,染的颜色不鲜亮不说,还总是掉色。县里染坊是用洋染料的,色鲜亮不掉色,我想着染好了到时拿到村里集上卖,也能有些小钱赚。”

    王大嫂子没觉着生意小,点头,“这法子好。”又说褚韶华,“你就想得到这法子,我以前织多少年的布,怎么就想不到。”

    褚韶华笑,“洋染料传来也没几年,以前都是土染坊,还没这东西哪,嫂子往哪儿想去。”

    “那不是,你是天生灵光。”王大嫂子一直认为褚韶华脑瓜子是比自己好使的,尤其陈家不比从前,这个表妹没有半点缩手缩脚不得见人的模样,反是在家纺线织布的赚钱,王大嫂子就很喜欢这样的勤恳性子。

    褚韶华跟着王大力一家子吃了回豆腐脑,大家就一起在集上逛了起来。王大力在邵家做事,如今也算个小头头,平时都是往各地收粮,有时在县里忙的太晚回不得家,邵家也有他住的地方,他就带一大家子去了他住的小院儿。这是李管事给他安排的,说来,王大力与李管事也有些拐着弯的亲戚,王大力的大妹嫁的是李管事的同族兄弟,要不当初王大力自家里搬出怎么就到邵家卖苦力呢,也是大妹帮着寻着差使。

    后来,李管事瞧着王大力为人做事都不错,又有褚韶华与李管事挺熟,慢慢的就把王大力提携起来做了个粮队上的小头目。这个小院儿,就是李管事给安排的。就是个三间屋子的小院儿,平时王大力不回家就住这里。王二嫂子来县里卖布头,或是王二力有时趸货回来,也会放这院儿,很是便宜。

    王大嫂子张罗着中午做面条吃,待中午王二嫂子歇了集市也过来吃饭。褚韶华问王二嫂子生意如何,王二嫂子道,“过了年就不比年前了。”

    褚韶华道,“我看嫂子这回还有些整匹的料子。”

    王二嫂子道,“这是有些个染厂染坏的,出大货正经铺子不收,就都是卖给咱们乡下的布贩子,要说料子,都不差的。年前卖很有行市,我一人忙不过来,还请大嫂子三弟一起帮忙来着,年后就差些了。”

    褚韶华想了想,心下倒是有个主意,道,“二嫂,以前我家在北京的铺子,都会做出些成衣来挂在铺子里,客人一来就能瞧见这衣料子适合做什么衣裳。有时候,料子是不错的料子,就是不做出衣裳来也显不出料子的好。那些零散布头不提,你这些成匹的料子,虽是染坏了,不见得做衣裳就不好了。该裁出几件,到时摆出来,有人瞧着衣裳好看,兴许就买料子呢。”

    王二嫂子有些没主意,说,“我也只会些乡下样式的衣裳,针线也寻常。”

    褚韶华笑,“以前我家里铺子一些做样子的衣裳都是我做的,二嫂要信得过我,我帮你做两身,到时先挂出来试试。做两身咱们老家样式的,再做两身北京样式,也叫乡亲们看个新鲜。”

    王二嫂子问,“你现在不得纺线织布,可有空?”

    “这点儿空还是有的。”

    王二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