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0.哎~
这有手艺的手艺人,家里也并不如何富裕。褚韶华在村儿这些年,也见过自家村儿里闺女出嫁在孔木匠这里打家俱的,孔木匠出料出手艺,要的价很实诚。她何必留下来吃饭,三两个窝头对哪家,都是一份儿口粮。

    她办完事儿就走,孔太太连忙去装了一兜子家里秋天存下的苹果,笑着塞到褚韶华手里,“我们自家树上产的,果子小,今年天旱,却是比往年甜些,你尝尝。”

    褚韶华道谢接了。

    兄妹俩回家,正赶上吃午饭,看家里恢复了窝头咸菜的伙食,褚韶华也没说什么。父亲并不在餐桌,可见是回屋儿吃白面馒头的小灶儿去了。褚韶华吃什么都不嫌,她并不是无知无觉,谁也知道鸡鱼肘肉好吃,可这过日子,要凭着自己喜好来,这日子早过绝了。

    而有些东西,是比吃食更加重要百倍的。

    待吃过饭,下晌的时候,陈大爷拎着两包乡下点心过来了。

    当时褚父也不在家,已是出门和闲汉们拉闲呱去了。褚韶华在家纺线,听到院儿里有动静,推开窗户一条缝,见是陈大爷赶着骡子车过来了,连忙下炕去,出门问他,“你怎么来了?”

    陈大爷大车也没卸,就是把手里的点心递给韶华,脸上依旧是那幅实诚可靠的模样,带了些笑,又有些不好意思,挠下头才说,“明儿我就回北京了,这个,我顺道来看看你,跟你说一声。”

    褚韶华笑,“都来家了,进屋儿喝口水。”

    “不了,我这就得回去。”

    说着话,褚母就出来了,见着女婿来了,连忙道,“大顺儿来了,快进屋儿啊,怎么在院儿里说话。”陈大爷,名大顺。这聘都下了,便直呼其名了。

    陈大爷给丈母娘招呼的,不进屋儿是不行的,卸了大车,把骡子拴好,跟着褚家母女进屋。褚韶华把点心给她娘,笑道,“特意提着点心看您来了。”

    褚母笑着把人往里屋儿让,叫女婿坐炕头儿上,暖和,“来就来了,还带什么点心哪,又破费钱。明儿不是就回北京了,都收拾好没?”

    褚韶华倒杯温水给他,问,“这会儿过来,午饭可吃了。”

    “吃了,我吃过饭才出的门儿。”陈大爷接过水喝两口,问,“婶子妹妹忙什么哪。”

    “我在纺线,娘在织布。”褚韶华。

    未婚夫妻见面儿,其实都有些羞涩,陈大顺也没坐多会儿,就要回了。褚母还想留他在家吃饭,褚韶华道,“娘,都不是外人,也别留大顺哥了,他明儿就要跟陈叔叔回北京。趁着日头暖和,让他回去,一则他到家也得收拾东西,二则回去好生歇一歇,到北京这一路也得好几天呐。”

    “这也是。”褚母便没再留大顺女婿,与闺女一道把女婿送了出去,褚韶华向来胆子大,处事也落落大方,陈大顺是临去北京前过来看她的。她便与母亲道,“娘,我送送大顺哥,你别出屋了,外头风凉。”

    陈大顺忙说,“是啊,婶子,让妹子送我就行。”说完这话又觉着不大正经似的,好在他天生一种实诚可信的气质,褚母也没多想,就让闺女送女婿了。

    想了想,褚韶华又回屋拿了点儿东西。

    套好车,陈大顺就驾着车出了褚家门,他原以为褚家妹子只会送他出门哪。结果,褚家妹子神色自若的说,“我在家纺线也闷,正想遛达遛达。”

    陈大顺点头,“哎。”心下十分欢喜。

    褚韶华把苹果给他放车上,说,“这苹果也是别人家给的,挺甜的,你带回去吃,解解渴。”

    “哎。”

    “我心里算着,你这趟回老家,就没个歇着的时候,如今这天寒地冻的,还要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