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036章 全家一起吃火锅!(二合一)
    乌黑笨重的蜂窝煤,架在了熊熊燃烧的炭火中,本来非常暖和的炭盆,被遮挡住一部分火星后,顿时就变得不那么暖和了

    “轩儿,咱家又不缺木炭,你整这么多煤球过来干嘛这东西很难烧着的”

    李京墨皱眉道。

    虽然李泽轩夹过来的煤球,形状有些不同,但煤就是煤,在李京墨看来无论这东西是什么形状,都不会有木炭好烧。

    李泽轩笑道“爹,咱家烧得起木炭是不假,但百姓家里却大多烧不起啊您儿子在积善行德呢再说了,这蜂窝煤可不仅仅只是用来烤火的,您瞧好吧”

    李京墨见儿子打算顽固到底,他摇了摇头,不再劝阻。

    倒是李夫人心细如发,她轻声问道“轩儿,你这蜂窝煤跟火炉,是专为穷苦百姓设计的如果真是那样,娘支持你长安城每年不知道会冻死多少百姓,你这可是功德无量的事啊”

    女人一般都信因果,再说自从当年李泽轩被灵虚真人搭救后,李夫人已经成为了一个忠诚的道家信徒,每逢月末她都会去玄都观给家里人求平安

    “小轩,祖母也支持你正所谓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李家如今也是大富大贵之家,只有多积德行善,才能富贵延绵啊”

    叶老太太拍了拍李泽轩的胳膊,慈祥地笑道。

    叶家四代修道,叶老太太耳濡目染之下,道教的不少教义都已经刻在了她的心里。她可比李夫人更加相信因果循环

    “呵谢谢娘谢谢外祖母”

    李泽轩笑了笑。

    对于什么因果循环、善有善报,他其实并不在意,他做好事只是为了给自己求个心安罢了

    渐渐地没过一会儿,蓝黄色的炭火火苗顺着煤孔窜了出来,煤孔内壁也被燃烧的通红,李泽轩神色略微兴奋地叫了一句“好了”

    随后他用火钳将炭盆中的蜂窝煤夹起,小心翼翼地放入煤炉之中,紧接着他在这个蜂窝煤上面又堆了一个蜂窝煤,两个蜂窝煤之间的煤孔位置正好重叠。

    一切完毕后,他看向李京墨,笑道“爹,怎么样这蜂窝煤烧起来不比木炭慢多少吧”

    李京墨还没说什么,叶国重便惊讶地盯着地上散落的几个蜂窝煤,啧啧称奇道“太神奇了这看似无用的煤块,被小轩你这么一弄,竟然这么容易烧着这可真的算得上是点石成金的手段啊”

    唐代的木炭价格可一点都不便宜,尤其是唐初。旧唐书中有记载,“义师数万,并在京师,樵薪贵而布帛贱”,说的就是唐初的时候,由于国家初建,各地的义军全部集中到京师,而导致的薪炭价格上涨的情况。

    贞观年间的物价虽然便宜,但木炭的价格却基本都维持在每石一百斤七八百文左右,上好的无烟柳木好炭价格更贵

    别觉得一斤木炭七八文钱看起来好像不贵,但这东西可是消耗品啊一斤木炭能烧多久

    对于李家这样的富贵人家来说,自是不在乎那点木炭钱,但对于百姓们来说,烧木炭可就等于烧钱啊有几家能烧得起

    晚唐道家诗人曹唐在其小游仙诗九十八首中描绘了仙境中的厨房“行厨侍女炊何物,满灶无烟玉炭红。”

    在曹唐看来,用炭炊饭只是仙境中的美妙幻想,这句诗恰恰证明了当时木炭使用的一个现实,即对于普通人来说,将木炭用于炊事是一件多么不易办到的事情。

    事实上,有唐一代,木炭的消费人群主要都是社会上层。在当时的皇亲国戚、一至五品京官的俸禄中,便有木炭的供给。天宝年间,唐玄宗甚至在宫廷中设立了司计等职务,专门负责相关薪炭事务,而且在朝廷内,还专设木炭

-->>(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