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33. 创业密码:高干子弟
    在柳上青负债,蒋理把从创新计划拿出来的一部分钱放进杨主任的后车箱的同时,黄华,这个柳上青最想找的投资人也回到了国内。硅谷那边成功地将企业卖掉或上市的大多数人都成帮结伙地回到了国内。连替柳上青寻找投资的李锦云都说:“他们那帮人,自己成个小圈子,不理别的人,还一天到晚觉得自己挺不错的。”是,从硅谷回来的这帮人是有这个毛病。他们以为自己成了上帝,他们可以成就你,也可以毁了你。

    可是就象你去看模特表演,在纽约你都看腻了,飞到巴黎一看,结果还是这群模特,因为世界顶级的模特也飞过来了。这些风险投资家遇到的就是同样的问题,他们在硅谷看到的是这些人,结果飞回Beijing,还是这帮人。

    他们需要新鲜的血液。于是,他们上当受骗的机会就来了。所有的风险投资商都喜欢高干子弟。但他是不是高干子弟你还是得仔细看清楚了。

    黄华,就是一个按照这个路数找投资项目的人。他人很绅士,而且为人敦厚,当然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精明的投资商。

    柳上青在硅谷时就找过他,他认人的能力非常差,见过柳上青,下一次再一问,又不记得了,非得柳上青再告诉他一遍自己的名字。柳上青曾清楚地跟他说明过整个项目,但他拿不准。因为第一柳上青是个女性,女性即使在硅谷也一样是第二性别,总是不如男性来得靠谱;第二柳上青太漂亮了点,黄华不愿意别人说闲话。即使如此,他还是以极大的耐心来对待柳上青的项目。项目本身虽然是吸引人的,但黄华仍旧觉得一个美貌的女性创业来做这么大的项目是有点让人不放心的。

    黄华特地认真地做了一番调查,甚至和影视界的大腕商讨过这个项目,他们都觉得这个项目的执行人有点野心太大,不可能做成这样的,除非她自己就是台长。没有这样的先例。黄华听了,有点丧气,但仍然对柳上青保持了持续的关注。

    回国做投资对黄华来说,也是人生的一个重大的选择。他是个新手,他觉得再好的项目,都最好拿给有经验的投资人来看一眼。而那些同是硅谷回来的人其实也是各做各的,因为投资也分为很多类别。如果一定要给国内的投资商们分分类,那可以分为下列几种:

    1只在国内做投资的国营企业的投资商。他们一般不会投资初创企业,他们只投资准备上市的企业,这个派别以联想的赵令欢为领头人。

    2在美国和中国两头儿做搭桥的投资商。他们是以和柳上青谈过项目的李锦云为代表的投资商。中国项目好,但缺钱的,找他们是最好的,因为他们跟国外的顶级投资商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在美国和中国两头儿都做投资的小投资商。他们就是以黄华为代表的新出现的投资初创企业的类似于部落组织的投资商。其实在这三类投资商中就以这第三类为资金量最小。但他们投资初创企业,所以对资金量的需求相对也较小。

    国内的投资商也有投资初创企业的,但基本上都是关系户。比如各大学新设置的投资部门,其实投的全是自己的企业。具体投给哪个企业都是由校长说了算的。所以说国内的投资环境对初创企业来讲是非常险恶的,中国目前还不具备成批量地出现成功的中小企业的社会条件。

    黄华曾经找过柳上青一次,要求她拿出财务报表,但柳上青给出的财务预测高得离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实现。黄华拿着这样的财务预测去请懂行的看了,人家回了一句:“你要和疯子做生意?”黄华在别人的讪笑声中只好罢了手。

    但他欣赏柳上青的胆量,如果她真的是台长,那么她的项目便真的有可能做到财务预测的结果,黄华相信这一点。以国视百亿人民币的大盘子来相比,柳上青的财务预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