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22. 创业密码:我有钱
    决定只要一个版本时,小李和柳上青闹了点儿不愉快。小李想要有歌词的版本,柳上青想要没歌词的版本。柳言言的意思其实是两个都很不错,要哪个都可以。柳上青考虑了一下,没歌词的版本更安全,况且还是给全是40岁以上的领导们看,要一个安全版本更切合实际情况。

    柳上青只好安慰小李:“小李,等项目资金批下来,咱们再来把另一个版本买走。”实际上对柳上青而言,她心里也没底什么时候项目资金能批下来。她带着一颗冒险的心来到全世界投资环境最险恶的地方――中国。能让她觉得有保障的就是中关村的10万初创资金了。她已经听说那10万元是几乎每个留学生初创企业都能拿到的。

    小李虽然不愉快,但毕竟付费的是柳上青,也只好如此了。

    当柳上青和柳言言把配了乐的版本拿回后期编辑机房时,董成放了一遍,说:“嗯,音乐配得还是不错的。”于是他没让手下的工作人员碰,自己亲自加夜班上手调色。柳上青嘱咐董成:“董成,弄完了以后,把它压缩一下,存成一个我可以在电脑上看的版本。”

    柳上青和国内的投资商李锦云见了一面。双方约定在西城见面。

    一进酒店大堂,柳上青就看见了一个头发有点半秃的四十多岁的一个文人模样的人。就是他了,李锦云。李锦云看见柳上青,也没惊讶,大概是听他老总提前讲了一下。

    柳上青客气地招呼他:“李锦云先生是吧?您好您好。”

    李锦云也很客气:“哦,你是柳上青。你好,你好。”

    柳上青说:“王总跟您提了我们的事情吧。”

    李锦云说:“是,王总跟我说你们在做一个数字电视的项目。叫我过来看看。”

    “是。国视主管数字电视的老总是我原来的老领导。”柳上青看李锦云打开了手提式电脑,于是拿出U盘,把做好的样片的压缩版给李锦云看了一遍。

    “嗯,我知道了,你们这完全是大片儿的风格。”李锦云看完了说。

    当时,数字电视在投资界完全是一个卖得出去的概念。李锦云看样子也很买数字电视的帐。柳上青点了一壶茶,这样两个人可以慢慢聊。李锦云虽然是国内的投资商,但是他也一样算是海归,他的博士可是从加州大学拿的。

    柳上青就算够注意的了,为了避免某些海归习惯,柳上青说英文的时候就是纯英文,说中文的时候就用纯中文,但就是这样,也免不了说出一些听上去全是中文,但实际上是英文翻译过来的句子。在柳上青的脑子里,她还是用英文在思考的。

    李锦云博士听了柳上青的整个计划,点点头,忽然抬头问了柳上青一句:“你有钱吗?”这句话来得如此突然,搞得柳上青有点迷糊,心想用得着我有钱吗,这不是融资吗,应该是我问李锦云博士你有钱吗才对头呀。

    “我没有钱,我一分钱都没有。”柳上青回答得倒也干脆。

    李锦云听了这话,大概被震晕了,只好说:“哎,你怎么这么二呀。”

    柳上青知道“二”是个不好的意思,但具体怎么讲只好问问博士了:“二是什么意思?”

    李锦云一副不解释也罢的神色。

    柳上青也没再多做解释,她等着看这个充分具备了国内投资商风格的李博士下文是什么。

    李锦云拿出一份儿协议书,简要地介绍了这份协议的内容,然后说:“你得预付我五万元的出商业计划书的费用,然后是融资成功你得付我5的融资费用。”

    一文不名的柳上青听了,只好说:“这个协议我签不了。给我们出合同的律师事务所都是免费的,到我们融资成功再收取他们为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