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6. 他们在“静默期”呢
    和柳上青同时开始创业的还有一个她的校友李小明。不过这个李小明已经是有了妻子和孩子的人了,他可不敢贸然而动。于是他便经常性地参加各种“招贤纳士”团的活动。他在美国公司做的是电子支付而且还是电子支付中最大牌的Paypal

    做技术的人自己挑头的其实并不多,他们更喜欢合伙,这样有人搞销售,有人专做技术。李小明也是中国美国两地跑,但没有柳上青那么勤。不过李小明的太太很是反对李小明的创业打算。众所周知的国内的二奶小秘的气氛使她根本就不愿放李小明回国。况且她在美国做的是大多数家庭主妇兼职做的房产中介,她做得分外地好,以至于靠自己的业绩,很得意地买了辆奔驰开开。

    在开奔驰的太太面前,李小明觉得自己矮了三分,恨不得早一点回国,把公司做起来。李小明是合伙和别人做的。但他又不敢辞职,他相信如果他辞职了,那开奔驰的太太就会把他踩在脚底了。只能兼职做。

    一次校友会聚会,在一家中国餐馆里,李小明碰上了刚回到美国的柳上青。柳上青一看,一桌子半生不熟的人,只有李小明还算熟悉一点。

    “李小明,你们那个公司怎么样了?”柳上青问他。

    “还行。”

    “你们搞什么项目啊?”

    “不能说。”

    “跟你现在工作的这个公司的业务有关系吗?”一位女工程师问。

    “不能说。”李小明一副别问了的样子。

    柳上青赶紧给他解围:“他们‘静默期’呢。”

    大家哈哈一笑,总算把李小明放过去了。

    不过李小明谨慎得有道理,柳上青因为不是IT业内人士,所以别人要是问到她做什么项目,她完全可以说是电视项目,如果再仔细问,她还可以告诉别人和电视剧差不多。这样,不懂电视的人便可以放过她了。而独独象李小明这样的,要做什么,可真得在“静默期”呢,因为在一个领域的人,一两句话就能明白你的创意,所以还是三缄其口的好。

    美国不管从法律还是从社会条件配套上来讲,对创业公司,可以说是veryfriendly(非常友好)。著名的IT公司大多数都是车库起家的,象微软、苹果都是这样。因为美国的主要的住房都是我们国内叫做别墅的那样的房子。别墅都有车库,其实这么说也就是创业都是在自己家里开始干的。我们国内注册一家公司,一个要办公地点,另一个要注册资金,光这两样就是开销。不过近年来有了进步,办公地点可以以家庭住址注册了,另外注册资金也可以分批地缴入了。

    不过国内的好处也是有的,因你有了办公地点和注册资金,你便直接被封为某总了。比如柳上青,一回国便被称为柳总。在美国,小企业主还真没这样的待遇,虽然大家也都“O”了一下,例如CEO、CFO(首席财务官)、CTO(技术总监)。美国人知道小企业倒闭的概率是很高的,因此如果你说你有一个Start-Up(初创企业),他们便会知道你的财务一定很紧张。

    其实只要你做生意,不管做多大,财务上永远都是紧张的。公司大了,开销也大了,连现在身处狱中的黄光裕也说他的现金不够用。时刻谨记“地主家也没有余粮,首富的现金也是不够用的,还有洛克菲勒永远是小气的”。

    李小明便是车库里创业的一个。他和他的合伙人一个回国内,一个在美国。李小明和他的合伙人互相帮衬,总的来讲,回国的那一位风险更大一些。

    李小明有人帮衬,那柳上青是孤家寡人吗?她也不是,她把她的一个中学同学从美国南方叫了过来。这一天,她得去圣何塞机场去接她的中学同学张锐。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