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3. 身上都得是名牌
    李滨成为刘主任的嫡系的原因很简单,他是博士。电视台很少有博士。当然更少有象李滨这样做过生意的博士。

    “李滨,你可真是变化太大了,你现在简直成了国家干部了。”柳上青一看见李滨进来,大笑着说,李滨也只是笑笑。想当初这个李滨还没进台里的时候可是穿着名牌,用着司机的。李滨那时曾对柳上青狠狠地调笑了一番,说柳上青应该购置一些象样的衣服。于是逼得刚考完GRE,钱包中空空的柳上青借了些钱买了些能震得住李滨的衣服。他们俩当时是在一个项目组,天天打头碰面,省得他笑话自己。

    而现在为了回国看起来象样子一点,有点商业气息,柳上青也是特意购置了一批衣服。美国人最讲究performance(表现),其实中国人也一样,身上都得是名牌儿,得把自己打扮得贵重点儿,震住他们。

    刘主任问:“柳上青,你这是出国几年了?”

    柳上青说:“六年了。”

    刘主任接着说:“这么长时间你没结婚,怎么回事呀,李滨可是都结婚好几年了,我去做的证婚人。”

    “啊?李滨,你这个花花公子还结婚啊,我还以为你一直单身下去呢。”

    李滨边夹菜,边笑着说:“怎么扯到我这儿来了,到岁数了,该结就结了呗。”

    柳上青的未婚的确是使大家都好奇得很。但电视台里女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多得很,大家也不过就随便提一下,未做深究。

    席间,大家好好地回忆了一下当初在台里工作时的一些趣事。

    老夏喝了酒,照旧和刘主任在诗词上探讨了一番。刘主任最愿意的是“红袖夜添香”,但柳上青对诗词一般般,曾经有一次为了凑趣,吟诵了一把,还被老夏嘲笑把其中一个古音读错了。当时柳上青立刻向老夏敬酒:“夏老师真有学问。”老夏立刻回敬:“嗯,反应还算够快。”其实两人都知道那个字可以有两种读法,但柳上青没反驳。鉴于老夏的态度,柳上青就乖乖地把“红袖夜添香”这活儿还给了老夏。

    老蔡没来,这其实应该提醒了柳上青刘主任和老蔡之间肯定发生了点什么事儿。但柳上青没往细里想。老蔡是个什么样的人,柳上青其实是更清楚一些的。至于刘主任是个什么样的人,柳上青没仔细想。他们俩人闹矛盾只能是刘主任对不起老蔡。但柳上青明白这一点却是在半年后了。

    和大家一起吃饭聚会是没法儿把正事说开的。柳上青做生意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她显得太年轻。大概是因为美国的环境好吧,她看上去二十岁刚出头。显得年轻对谈恋爱很有好处的,但显得年轻对做生意可不是加分,而是减分了。当然柳上青还有个缺点,这个缺点是几乎所有海归都有的,她对国内的情况不是很熟悉了,用美国方式办中国的事儿是会造成很大的财务上的损失的。

    这不,在结帐的时候,柳上青拿出了信用卡,嚷嚷着她结账。刘主任并没看到柳上青拿现金,于是客气地说今天他自己结帐。做过生意的李滨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了,赶紧说了一声,“哦,信用卡呀。”这时刘主任才确切地明白,柳上青挥舞的卡片乃是信用卡。细节呀,细节,尤其是钱上的细节,总是柳上青应该注意的。

    这次聚会,柳上青作为原来的下属,可以得满分;但柳上青作为一个电视项目的发起人,却只能得50分。因为实际上她并没有从和过去的同事的闲聊中得到更多的关于刘主任的信息。

    你如果不知道你抱的这个大腿到底有什么资源,资源是否充沛,那你就只好摸着石头过河了。这样的风险其实还是很大的。

    回美国之前,柳上青又去刘主任的办公室告了告别,其实主要是和刘主任谈项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