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33章 133
    李老头对着照片笑了一阵, 然后猛地虎下脸来。

    “您老、您老是看出哪里不对?”小记者说的战战兢兢。

    李婆子这会儿从外面割了一篮子兰花豆回来了, 身后还追着一个哭唧唧的跟屁虫李长海。

    照片理所当然地也被她所看到,果不期然先拿着照片对着笑, 看上去是十分喜欢的, 只是稍后她也和李老头一样,向小记者虎下脸了。

    “说吧,你拍我家福娃和向阳是想做啥?!”老两口子同时冷下脸来, 那气势也不是盖的。

    小记者登时被吓得两腿打颤, 立马老实交代, 磕磕巴巴地将照片的来源以及事情的原委讲清楚。

    李老头夫妻俩看他不像说谎, 再加上又是京都来的人, 身份清白, 工作性质正常, 这才重新露出了笑脸, 和蔼可亲起来。

    “死老头子,看你把人吓得,来来来,小同志今天来的好, 我刚摘了一篮新鲜的兰花豆,待会儿给你们做下酒菜, 等治国回来, 你们几个正好喝两盅。”

    李婆子热情地笑着, 将人拉进屋, 拿出花生酥炒咸豆等零嘴招待, 和刚才的态度几乎判若两人。

    李老头如同弥勒佛般笑呵呵地跟在后头,腿上拖着自家小孙子,完全是一副含饴弄孙的乡下老人模样,一点看不出来刚才严肃的冷脸。

    小记者默默擦了一把头上的汗,被李婆子看到,还特意给他打来一碗冰凉的井水,十分甘甜,喝起来解渴又凉爽。

    气氛一下子缓和了下来,小记者虽然很想借机问照片上那两个孩子的事情,但是见对方没有多提的意思,他也不敢再触霉头了。

    李老头坐在上首,开始问他京都的一些新鲜事,听的津津有味。

    李婆子跟着问了问主席和刘部长,语气很是熟络的样子,问的问题也很关心,比较亲切。

    小记者这才知道,对方竟然认识那两位大人物,甚至曾经还同车游览过京都、同座吃饭过,顿时羡慕不已。

    实话说,他在京都那么多年都没跟部长级别的干部面对面过嘞,更别说他们伟大又敬爱的主席了。

    闲话叙过一段,李婆子已经将一篮子兰花豆摘好,大门外传来哒哒哒的发动机声。

    李治国回来了。

    很快地,在猪场合账的赵凤仙,以及在村头开代销点的钱春娥陆续都回来吃晌午饭。

    李治富还在化肥厂上班,已经做到了车间主任的级别,是个厂里的小领导了,中午有食堂管饭。

    而李治民和王月琴夫妻俩这几年在大哥的帮助下也做起了自己的营生,在他们屋后建了一排砖瓦房,专门孵鸡鸭鹅苗卖,生意还不错。

    这两人现在还在后头忙活着,不到饭时是不会回来的。

    等到赵凤仙和钱春娥妯娌两个把午饭做的差不多时,在村小学上课的李荷花牵着堂妹李桂花的手跨进了家门。

    当年蜗居在祠堂的小学堂早就搬进了村旁造好的学校里,那里教室宽敞明亮,设备齐全,比在祠堂那会儿好上太多。

    老教师也已经从当初一人独挑教学大梁的全科老师,成为如今受人尊敬爱戴的校长,手下管着分配来的十几个年轻老师,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剩下的双胞胎兄弟李长河和李长湖在县初中上初三,中午可以在学校食堂吃,而且还有他们爹李治富照应着,家里人很放心。

    午饭很丰盛,鸡鸭鱼肉果蔬米粮都有,一方面是为了待客,另一方面则是正处于农忙的季节,多吃点肉多吃点好的才有力气干活不是。

    再说了,他们家平日里吃的也不比这顿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