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64章 064
    严科长叫嚷的声音听不见后, 接住鱼的小干事问大肥鱼咋办,看着还挺新鲜的,要不送去食堂给大家伙加餐吧。

    “这是人家严同志的鱼, 给他送家里去吧,不然出来知道了又跟咱们闹腾, 想吃车上还有。”小卡车司机下来笑着说道。

    小干事抱着鱼跑车斗旁一看,果然看见里面并排放着十几条翻着大白肚的肥鱼, 眼睛顿时大亮。

    司机这边已经叫来了食堂的师傅,两人一起把鱼捡进大盆中抬到了大灶上, 中午终于能给县委大院改善一下生活,不再是萝卜缨子菜根汤和碎米粥, 有鱼汤喝有鱼肉吃啦。

    小干事趁着空闲, 抱上大肥鱼跑一趟,将鱼送到严科长提到的那个地址。

    到地方后开门的是个头发发白的老太太,天色昏暗中, 她谨慎地瞅了瞅小干事, 以及他怀里的鱼,问道,“小同志,你找谁,做啥的?”。

    “您儿子从乡下带回来一条大肥鱼, 让我给你们送家里来, 呐, 您找个盆儿放着。”小干事举着鱼示意道。

    老人家愣了愣, 神色似喜似忧,立马叫小孙子找了个脸盆拿出来,然而问她儿子的情况。

    人都几天没回家了,到单位打听,据说是被领导带走问话了,也不知道有没有事。

    小干事摆摆手,说道严科长是在为京都下来的大领导办正事大事,所以一时忙的没工夫回来,但人是没啥事的,没看这回下乡得了条鱼都记得赶紧让送家里来嘛,就是让老母亲和妻儿吃了补充营养,县里菜市场现在哪还有这么好的鱼卖不是。

    严科长往家送鱼的举动被小干事顺嘴夸成了顾家又孝顺,实乃我辈楷模等等,让老人家笑的露出了快掉光的牙口,十分开心。

    等到嘴甜的小干事走后,周围门户里面支楞着耳朵偷听的邻居门纷纷开门出来,到老太太家里看大肥鱼,均是羡慕不已。

    如今县城里蔬菜都快比粮食还贵了,更别说水产品,尤其能当粮食的鱼更缺,大半夜去菜市场排队都不一定买的上。

    因为供货少啊,轮不到自家就卖光了。

    严家竟然在物资这么缺的情况下能弄来一条大鱼,不简单啊。

    本来前两天还有人说闲话,讲什么严科长被上头抓走了,怕是要糟啊,估计不坐个十来年牢子是出不来的。

    更有甚者还到严家余下的妇孺面前明着安慰暗地里讥讽,让严科长媳妇趁着凌家巴拉巴拉。

    严老太气的差点跟人当面吵起来,今天可算是解气了,她儿子不光没事,还送回了有钱有票也买不来的大肥鱼,可嫉妒坏那些个心思歪的小人吧。

    婆媳俩看着大肥鱼神清气爽,像打了一场翻身仗一样舒坦,打算先把鱼用水放着,到严科长回来后再吃。

    等到第二天中午,由于鱼已经死了,大夏天的放不了,严老太就把鱼剁吧剁吧,挺着腰板儿特意去街上称了二两咸盐和菜油回来。

    该腌的腌,该煎的煎,那个香味儿,把柳树巷都飘满了,馋的其他人家闻着直流口水。

    前头刚跟严老太别过苗头的大婶子更是后悔的肠子都青了,若是没说那些闲话之前,凭着她们两家还不错的邻里关系,咋地也能沾沾鱼味儿不是。

    现在可好,只能闻着香味喝自家连点油花都没有的清汤寡水。

    严老太和儿媳妇孙子们中午饭吃了顿好的,个个满嘴油光,满足的不得了,只是可惜儿子/丈夫/爹不在家,也不知道他吃饭了没。

    严科长当然还没吃饭呢。

    领导们在他们一伙人回来后就马不停蹄地忙起来了,都在开会的开会、审问的审问,人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