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66章 166
    开春那段时间, 二老还收到几样孝敬, 东西是从松阳县辗转送上京城, 卫大郎一家送的,一道递来还有封信,信上写得挺中听的, 说原先条件差, 年节都没尽到孝心,现如今家里条件好些, 不敢再想从前那么蒙混。

    信上写到过去一年毛蛋挣了不少,他们在县城安置下来,生活是比不得人在京城当大官的卫成,也很不错了。

    “还说了什么?”

    “就是报平安来的,说县城里好,后山村也好,二嫂又怀上了,登科到了开蒙的年纪但是村学老秀才岁数大了上一冬身子骨就不好, 仿佛不准备再教学生, 他得走远路去其他学堂上课……”姜蜜把信看明白了, 将内容转述给二老,刚说完就见婆婆撇了撇嘴。

    没等她问, 吴氏自个儿说了:“老大夫妻能想到这些才怪,大房如今怕是毛蛋当家, 信是他写的, 礼也是他安排的。”

    福妞穿着小棉袄坐在旁边, 一脸甜看着她奶。

    吴氏满是稀罕搂着孙女,道:“毛蛋方方面面是要比他爹强不少,若不是从小长歪了,兴许能成些气候。”

    姜蜜笑弯了眼,说:“如今也挺成气候,他也才十六,就成了大房的当家人,挣了钱还带着双亲包括两个弟弟进城过上好日子。”

    卫父吹胡子瞪眼说:“写那种书还不知道别人咋说他……”

    姜蜜心想会在乎这个的顶多也就是大哥,大嫂就不太在乎名声,她看钱的,至于说毛蛋,都敢写出来还怕人说?姜蜜觉得毛蛋是有些头脑的,看这封信上有关心他爷奶包括三叔三婶堂弟堂妹,姜蜜平常跟大官太太们走动的,眼神多利?她一眼看出前面都是虚的,最后这个关心才是重点。写的是盼三叔回信,好使家人知道京城状况,看过以后可以安心。实际没这么单纯,他真正是做什么来?是搜集素材来。

    一南一北隔得太远,京城这边不主动说,他们压根不会知道又发生了什么事。

    啥都不知道他后面怎么写?没法写。

    以大房现在的条件来说,给爹娘送孝敬不费什么,哪怕大嫂原先抠门,如今何至于?大房这些变化叫姜蜜看着挺感慨的,许多极品事真是穷才干得出,穷的时候为几个铜板能大打出手,有钱了眼界一拔高,人自然就要脸了。

    想当初大嫂为一口吃天天使毛蛋过来哭闹,这会儿她还看得起那一个瓜两个果吗?

    看不起了。

    大房如今好日子过着,不用谁操心,倒是二房,时运有些不济。跟毛蛋同岁的虎娃不是读书的材料,登科被寄予厚望,结果到他进学的时候老秀才不准备教了……是能去其他村子读书,路都挺远,儿子每天都要走很远去学堂当娘的恐怕会挺担心。

    姜蜜把几家的情况在心里稍微过了一遍,自然而然想到她娘家,大伯娘家孙子辈几个应该都进镇上读书去了吧。他们举家上京那年那几个还小,一晃九年,都长大了。

    也不知道那里头有没有能读的,先前狗子写信来也没提到,他对读书考科举不感兴趣,讲的是琐事居多。

    姜蜜她的确给大房回了信,重点提到公婆身子骨都好,让兄嫂不必挂心,京城里的风起云涌她没说,哪怕知道毛蛋或许更想看那个,在家书上写那些太奇怪了。差不多就在这封信送出去之后,府上出了件不大不小的事情,有佃农不辞辛苦找来,来问主家为什么不租田地给他了。

    因着卫家收租少,种他们家地的从来不敢拖欠地租,就怕惹主家不快将地收回放给别人。哪怕府上有安排人负责收租,往往用不着挨家挨户去,佃农就会主动送来。

    这套流程走了好多年,一直没出过岔子,没人赖没人欠也没人闹,

-->>(第1/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