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11、文化自信
的要求还算严格,但在熊白洲看来是远远不够。 “保健品行业已经是黄昏产业,只有创新或者转型啊。” 看到熊白洲终于开了尊口,赵夜明连忙集中注意力。 “创新就是要转移受众人群,现在保健品主要消费者还是老人居多,赵哥不妨把注意力转到女性视角,比如说女性保健品甚至药物化妆品,内服外用,提早布局占据市场。” 赵夜明有点疑惑:“现在我们国家的女性对这方面需求不大吧,市场饱和度比保健品还要低。” 熊白洲笑了笑,心想20年后女同志的购买力,现在谁都想象不到。 “还有呢?” “还有就是婴幼儿市场,儿童在医药和保健方面的需求是刚性的,赵哥可以在这里下点功夫研究一下。” 赵夜明眼神一亮,94年国内还没有完整的儿童药品产业链,这个市场的确有很多潜力可挖。 “那转型方面你有什么意见?” “上次说转型必须要有稳定的支柱产业,我提个意见,特色中成药怎么样?” 赵夜明一愣,自己还没有打算从事中医研究的想法,就算保健品一直打着也是西医的旗号。 90年代不仅经济快速腾飞,也因为市场的突然打开,许多国外的理念都跟着技术传播过来,在整个社会都颇为混乱的情况下,再加上有心人的引导,崇拜国外的文化居然成为一种潮流,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几十年。 重生一世熊白洲虽然也有着极大的私心,但正如他虽说,企业发展要有社会责任。 “赵哥,我们要有文化自信,中医固然有缺陷,但一味的吹捧西方文化又有什么意义,医者无疆,最好的医生不应该有中西之分。” “我们国家的中医理论有几千年的历史基础,很多经典的药方都洒落在民间,但它们对某些病理的疗效非常好,赵哥如果能收集后制成药物,以此当作曙光转型的基础,等壮大后再考虑多元发展。” 看到赵夜明的神情逐渐沉重,熊白洲又继续说道:“现在社会上取缔中医的声音越来越多,西医是现代学科,理性思维非常值得借鉴,但中医其实是最早提出生命与健康渊源的学说,它们客观上其研究主体是一致的。” 说到这里,熊白洲颇为感慨:“中医是我们文化的传承的一部分,如果现在不加以收集和保护,我们的后人可能就再也见不到前人的心血了。” 取缔中医的说法从9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20年代,只是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这种说法才逐渐消失,这要是没有阴谋熊白洲是不信的,当一个国家自己否定自己的传承文化,那分崩离析其实已经不远了。 “文化自信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所蕴含的强大基因,中医不应该被摒弃。” “中西医虽然理念不同,但不应该互相敌视,君子和而不同!” 国内中医药第一人,这个称号赵哥应该争取拿下。” ······ “你这人说话太有蛊惑力了,以后还得少接触,不然真不知哪天给你劝说做什么蠢事。”赵夜明最终还是接受了熊白洲的思路,准备收集中医药方尝试转型。 熊白洲笑了笑,赵夜明之所以能接受,除了事业上的转型外,也和他本人骨子里的情操还是有关系的,而且收集传统药方的事情,赵夜明这种关系户做起来事半功倍。 “不过文化自信这个词,在这种大环境下的确让人深思,不如你来做我们曙光的顾问吧。”赵夜明也是很善于学习的。 熊白洲很爽快的答应:“没问题,互相帮助本就是份内职责。” 不过当赵夜明把顾问表拿过的时候,熊白洲瞅了半天说道:“赵哥,你这没写清楚顾问的薪酬啊。” 赵夜明眨巴眨巴眼睛:“顾问,还有薪酬吗? “那怎么你不给我呢?” “因为你没提啊。” 赵夜明以为熊白洲是开玩笑,结果熊白洲态度还比较坚决。 “那你说要多少吧。”赵夜明没办法,只能开口说道。 “我们之间就不谈钱了,你这么多厂房都空着,不如借给我用一下。” 赵夜明绷着脸:“你要厂房做什么,难不成你要生产彩电吗?” “我要做vcd。” 赵夜明咂咂嘴,这个人胆子和气魄真是没边,欠那么多钱不想着怎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