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08、他从风里来
    熊白洲这一世对家乡的感情很复杂,既有一种得而复失的眷恋,又不想因为太深的牵扯影响自己的奋斗历程。 所以,前一阵子熊正军和熊萍都曾在信里提到想去粤东打工,大概是看到熊白洲按时给家里寄钱的原因,虽然每个月不到1000块,但维持餐餐有肉的生活标准还能有结余,他们难免会觉得这个钱挣得太容易。 熊白洲之前就预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拒绝的很彻底:小妹年幼,母亲体弱,家里少不了父亲和长姐的支撑······ 跟随这份信的一起回去的,还有3000块钱的汇款单,熊正军和熊萍似乎都能理解熊白洲的心意,以后这种想法没有再提。 “有时候啊,人和人之间需要一点朦胧美,刻意的清晰化距离,显得人生颇为无趣。”熊白洲突然感慨道。 刘大祥正在开车,听得有点莫名其妙:“熊哥,我怎么听不懂呢。” 熊白洲对刘大祥这些人永远都很有耐性,解释道: “人随着阅历的增长,看事物会分成三重境界; 第一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小时候单纯童真,看事情永远是直来直去,回本朔源,所以看山是山; 第二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走上社会以后,面对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和红尘诱惑,看问题难免模糊懵懂,所以看山不是山; 最后一层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当人生积累到一定时候,看问题就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了,最终看山还是山。 刘大祥跟了熊白洲一段时间,在悟性上也有点长进:“那我现在是不是属于第二层,熊哥你属于第三层了。” 熊白洲摇摇头:“我也是第二层,追求的东西太多了,欲望太深。” 听到熊白洲才是第二层,刘大祥才觉得第三层很难:“熊哥,第三层和第一层不就是一个意思吗。” 熊白洲笑了笑:“根本不一样,第一层是被动的,第三层却能主动选择,就好像我成立四海物业,有人觉得多此一举,总之还是和以前一样收钱,但如果能看透这些表象,就能知道我真实意图是打算成立物业公司。” 国内的物业管理起步其实比较早,1981年就成立了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 虽然起步早,但发展的步伐却很慢,千禧年以后才逐渐实现综合管理模式的创新,一体化提出了保安、房管、清洁、绿化、设备管理、维修服务、社区文化七大服务功能,真正明晰了物业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职责。 在此之前,与其说是物业管理,其实只是充当房地产商的售后服务部门和急先锋。 “熊哥,下一步我们是要学王经理盖房子吗?” “你是说进军房地产啊,我现在还没有这个打算。” “为啥,你之前不是说过做生意要提早布局吗。” “因为有这样一座巨人横亘在前面啊。”熊白洲指着拐角的一处老式咖啡馆,郭子娴和郭子婧在风雨中犹如并蒂姐妹花,正在悠闲的喝咖啡。 ······ “粤东和香港离的那么近,可两个地方的雨量却不一样,这里好像常年有雨。”郭子婧旁边还摆着一个画本,似乎是出来写生的。 郭子娴白皙的手腕轻轻搅动咖啡,带起一阵阵咖啡的浓香,勺子偶尔碰撞在杯壁上,发出“叮叮”的响声:“也只有你们才对雨有独特的情怀,这种时候拉我出来看雨,而且越下越大,我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呢。” “真不知你和爸爸怎么对做生意这么感兴趣,人生要只想着赚钱还有什么意思。”郭子婧出身于富豪世家,但对金钱的价值观却很平民。 这个问题两姐妹之间不知道争论过多少次了,郭子娴耸耸肩说道:“有意思的人太少,还不如做生意咯······” 说到一半突然停下来,怔怔的盯着外面。 熊白洲独自走在雨中,没有雨伞没有雨披,手插在风衣的两侧,昂然行走,直面风雨。 偶尔吹来一阵冷风,鼓动起熊白洲的风衣在后面摆起来,似乎能听到呼呼作响的声音。 熊白洲,他从风里来吗······ 郭子婧也看到了这一幕,不过她的艺术嗅觉很敏锐,马上拿起画本“唰唰”的开始快速素描起来。 郭子婧在绘画上的功底非常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