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13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
试的自然就近就在镇上,王大力承担了送考任务,赶着毛驴车把孕妇和几个女性知青送到镇上的考场上,温欣则坐着赵胜军的自行车后座。

    考试持续了三天,一般考试前两天就结束了,要报考外语专业的学生还得在第三天加考外语,虽然温欣自觉答得还不错,但是五百多万人考试,最后录取的也只有三十万人,录取率其实是相当低的,温欣为了确保稳妥,还是去参加了第三天的外语考试。

    考完试回到家,七十年代基本上考完试就要填报志愿,可以填报三个志愿和服从分配,温欣本来还准备跟小土狗商量一下呢,没想到他早早就定好了,说是听了自家老爸的建议,填了温欣的老家M城的大学,报考的是金融学专业,另外两个也是M城的学校,在是否服从调剂一栏还固执的写了不服从调剂。

    “你也报这个学校吧,你外语那么好的,可以读外语系。”小土狗把自家媳妇儿也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温欣都没什么把握自己就一定上大学呢,这小土狗也是自信,温欣本来还想着要不要报考top2的学校试试圆梦,但是看着赵胜军那信誓旦旦的样子,一家人自然要在一起,新的一年差不多也到时候父母平反了,她们到时候可以跟她父母一起住,也是不错的选择。于是从善如流,顺从小土狗的心意,填了M大的外语系,接下来的时间进入改革开放的时间,沿海南方的发展必定超过北方,外语和金融必定会大有作为,小土狗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这次冬季高考后的学生,春季就要入学,因此成绩出来的也很快,在过年前后,镇子上就陆陆续续的接到了录取通知书,这一年大家考试,多半还是选择省内或者阳山市的大学,离家近。今年的录取率只不到5,就是考上省内大学的都不多,阳石子十几个知青,最后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只有三个,当然其中一个是刘悠悠,她考上了一所师范大学的文学系,是调剂的,虽然不是第一志愿,但是她还算挺满意的,她这个性子,自然是子承父志,学文学是再合适不过了。

    刘月如毫无疑问的考上了北京大学,跟原书中一样,不同的是这次她要大着肚子去学校报到了。

    温欣和赵胜军的通知书是最后到的,因为是南方的同一所学校,到的时候几乎也是一天,送信的是赵胜军原来的同学,那信刚到邮局就被送来了,两人拆开一看,是大家都称心如意的金融系和外文系。

    阳石子的人都说老赵家这是烧了高香,一家三个大学生,一时被传为附近几个村子的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