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1章 镇国将军(6)

    周竹桢飞奔回去,一声令下,号角声响彻整个营地,骁勇卫本就都是和衣而眠,瞬息之间就完成了集合整队,丢下军帐等物,翻身上马跟着周竹桢往东南方向赶去。

    未至近前,熊熊火光已经映出了房屋的轮廓,看规模是个不大的村落,此时整个村子已经面目全非,村内哭声喊杀声不绝于耳。周竹桢一马当先冲在最前,却看到不远处一个北胡骑兵高举弯刀,追砍前面奔逃的一个稚童!

    她下意识挽弓搭箭,箭矢离弦,犹如一道闪电,精准地钉入骑兵胸膛!

    骑兵从马上滚落下来,其余的北胡骑兵见势不妙,上马就要撤退,骁勇卫怒吼着冲了上去,周竹桢再次搭箭,连发数箭击落逃窜在最前面的几名骑兵,卫队随后跟上,将剩余的北胡骑兵围歼。

    俗语有言射人先射马,他们却要尽量做到先射人,因为胡虏把抢来的妇女绑缚起来载于马后,若是先射马,这些妇女也会一同坠马,很可能会造成伤亡。

    这一场战斗他们取得了完胜,击杀北胡骑兵四十人,俘获五人。但却没有任何人面露喜色。

    骁勇卫们默默地上前把北胡骑兵马后系着的人头放下来。鲜血淋漓滴落,在地上积出浅浅的血洼。他们来得还是迟了一步,这个村子里半数村民都不幸罹难了。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屠杀绝不会只有这一起。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一定已有许多村庄遭到了劫掠。

    北胡已经闯过关卡,在国境内烧杀抢掠,为何十二个要塞无一察觉?

    周竹桢当即决定立即连夜返回天阑关,将这五名俘虏带回去严加拷问,弄清楚他们究竟在筹划什么阴谋。

    她考虑了一下,把剩余还活着的妇女和儿童也带上了,大战将至,他们留在这里就是给敌人送菜的。

    一千轻骑疾行回返,周竹桢问身边亲兵:“天阑关外如此危险,这些边民为何还要居住在关外呢?”

    “回将军,他们是流放至此的罪人。”

    “可这些边民中还有幼童,稚子何辜?”

    “太/祖皇帝曾立下法令,流放之人三代不得离开边关。”

    “战时也不能撤回关内?”

    “应该是可以的。”亲兵回答,“可是哪位守将会想到去通知这些罪人呢?况且边关苦寒,外族又常常劫掠,这里的边民没有几个是能活到寿终正寝的。”

    周竹桢握紧拳头,怒气勃发。

    一怒敌寇猖狂,侵略中原烧杀抢掠;二怒时代悲哀,当权者视人命为草芥。

    天边泛白的时候,他们赶回了天阑关。灯火一盏接一盏点亮,周竹桢登上点将台,连发三道令牌:“前锋将军带人去通知各要塞守军立刻撤退!游骑将军命令所有游骑向天阑关方向集结,重点巡察天阑关方圆一百里有无敌情!后军将军组织城外驻扎的军队带粮草辎重全部入城,全军紧急备战!”

    “另外,抓捕边线守将及其从属。”她沉声道,“他有里通外敌的重大嫌疑。”

    被点到的将领接了令牌,领命而去,周竹桢又命骁勇卫分别领兵去将关外的边民接回,几名俘虏之前就拖下去讯问了,荀羽匆匆披衣赶来,向她行礼。

    “将军,发生了什么?”

    周竹桢和他相对而坐,把一路巡察所见细细和他讲了,荀羽立刻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这样看来,边线守将确实有勾结胡虏的嫌疑。”荀羽想了想,突然觉得背后一凉,“您认为,他们有可能已经将主力部队开进边线,正在以分散状态向天阑关集结?”

    “对。”周竹桢说,“往年来看,扰关的胡虏对要塞的兴趣不高,但也不会刻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