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19章 汽车产业 (求订阅)
自己的民族独立,然后在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们合作开发这里的矿产等自然资源,达到互利共赢目的。

    按照历史继续发展下去,澳大利亚的白人对原住民的压迫、犯罪从来没有停止过,白人倔强地坚持自己的文明是正确的,用一种粗暴的方式去干涉另外一种文明。

    我这也算是为澳大利亚的白人减少罪恶,115年后的2008年2月13日,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在成立一百多年后,终于在新总理陆克文的推动和代表下,对土著民族与文化所遭受的“侮辱和贬低”做出了正式道歉。

    为什么不用帮助、和平、合作、共赢、循序渐进的方式达到文明的融合呢?

    陈承宇站在天地间,抬头看着天上悠悠吹过的白云,思绪飘到很远的地方。没有人过来打扰陈承宇,大家都知道这是他的习惯,但凡思考问题就是45度角看蓝天的经典造型……

    回到飞艇,陈承宇拟发了二封电报:一是从金沙洲的服装厂装船运输20万件衣服到澳大利亚;二是抽调2,000名士兵到埃斯佩兰斯镇,加强保卫工作。

    陈承宇预感到这里,肯定会发生一场甚至数场战斗,白人们已经来寻衅滋事了。

    在离开澳大利亚之前,陈承宇召开了驻澳大利亚军中级领导以上的会议,中心思想就是对于越界过来的人,不管是什么人,不听劝告,执意进来搞破坏的,采取强制措施,关押起来再说,对方敢先开枪的,那就是相当于开战,一定要自卫还击,把对方打痛,千万不要害怕开战。

    陈承宇的飞艇直接飞回詹姆斯河上的杜克造船厂,离船厂不远的杜克汽车城基建工作和,正在开展得如火如荼。开出2美元的日薪,吸引了周边众多的白人赶来寻找工作。

    陈承宇看着土木建筑工程师,几乎是清一色的白人脸孔,不由感慨人才难得。陈承宇从1880年开始,每年从中国大陆选送留美学生,从1880年的1,000多人,逐渐上升到1883年的3,000多人,共有7,000多名留学生。

    这几千名留学生,以两广人居多,所有的留学费用,全部由陈承宇负担,可惜还没有学生完成学业。就连之前清政府召回的部分留学生,陈承宇也打点银两,重新把他们送回美国完成学业,其中就是天才少年潘铭钟。

    燕京杜克大学的情况也差不多,尽管一再扩大招生范围,学生达到3万多人的规模,目前出来工作的只有零星几十人,还处于实习期。

    半路出家,跟着美国工程师做跑腿,然后靠着悟性、自学成才的华人工程师太少了,到目前为止只发现一人,那就是设计建造巴西铁路的工程师吴东。

    现在刚好遇上美国的经济不好,有大把人才可用,一旦到经济好转,想聘请有料的人才,就不是这么吼一嗓子,就来几千几百这样的好事了。

    陈承宇看到汽车城的基建进度比预期快,心里不由高兴。

    整部汽车的所有零件,全部在弗吉尼亚州杜克汽车城生产。现在想搞外协加工,也没有加工厂。只有汽车成为产业后,才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各种各样的加工厂。

    堪萨斯州的杜克工业园,已经把大部分生产汽车零件的母机制造出来了,技术工也在培训中,只待弗吉尼亚州的杜克汽车城基建完成,马上运抵汽车城车间,随机器过来的,除了技术员,还有一部分熟练产业工人。

    机器安装好,以堪萨斯州过来的熟悉工人带领新工人,极短时间内,可以形成生产力,问题是生产出来的汽车,多人购买吗?销量大吗?

    之前陈承宇召开制造汽车的动员大会的时候,所有工厂的负责人,显然不是很看好汽车的未来,原因一是自己的中层干部、技术员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