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94章 两洋运河开工
下炸。实行三班倒,人、机械分成三班。

    发电机把开工点和宿营点照得亮如白昼。这是陈承宇利用宿营点旁边,一条宽约50米的河流,一个30米落差的地方,安装了一台150kw的水力发电机。解决了施工和生活用电问题。隧道内的大容量送风电动机和皮带式输送机的用电,就来自水力发电。

    在掘进深度1000米后,开始加宽加高,宽度也从原来的8米扩展到24米,高度则由12米提高到了24米。在原来隧道的基础上,加宽、加高容易多了。

    饶是日夜不停地奋斗,每日进度也就才15至30米,随着隧道深度的增加,挖出来的石头越来越多,陈承宇把所有开凿出来的石头,集中放到一边,这石头还是有大用的。

    《美洲报》记者姿茵兰小姐其实是早就想对陈承宇做一系列的报道了,这次利用口口可乐的机会,打蛇顺棍上,终于如愿跟在陈承宇身边,近距离观察、审视这位神秘的科学家。

    第一天开始动工的时候,姿茵兰小姐写了一篇题为《杜克两洋运河工程正式开工》的通讯报道,写完了才醒悟过来,这里与《美洲报》总部华`盛顿直线距离就有3100公里。

    想要发表这篇通讯报道,最佳途径是:首先要翻过特万特佩克地峡,到了墨西哥湾,再乘船到达佛罗里达州,在佛罗里达州发电报到华`盛顿。从开凿运河工地到佛罗里达州距离近2000公里,为了这一遍通讯报道跑差不多2000公里,然后再跑2000公里回来?

    姿茵兰小姐不由沮丧。陈承宇早就猜出姿茵兰小姐为什么发愁,故意在哪里看姿茵兰小姐由兴匆匆到忧忧愁的表情,然后出演一幕英雄救美的狗血剧情,结果会不会来个大团圆结局呢?

    陈承宇坐在姿茵兰小姐的对面,微笑道“怎么了?大记者美女也有发愁的时候?”

    姿茵兰小姐愁眉苦脸的说:“一个记者最大的悲哀就是写好了稿件,却没有办法送出去。”

    “这个容易,你说说你的稿件要送到那里?”

    “当然是送到华`盛顿。”

    “这个太容易了,让我想一想,先用无线电发送到波士顿,然后改用有线电报发送到华`盛顿。就这么办。”

    “什么无线电?”

    “跟我来吧。”

    姿茵兰小姐第一次看见了所谓的无线电,她把自己写的那篇通讯报道交给了陈承宇,陈承宇在稿件的上面,加了几个字:发到杜克实验室,再转发给华`盛顿特区《美洲报》总编室。

    姿茵兰小姐看到陈承宇把稿件交给操作“无线电”的一个人,那人在一个弹簧键上下熟练的点按,发出“嘀嗒嘀,嗒嘀嗒,嘀嘀嗒……”的声音,没多久,一篇通讯报道就发完了。

    “就这样?”姿茵兰小姐皱着眉头问。

    “是的,就这样。”陈承宇看着姿茵兰小姐满脸不相信的样子,笑了。

    过了不久,收到了来自华`盛顿特区《美洲报》总编室的回电:“通讯收到了,已排版中。新闻中心杜丽娜祝姿茵兰小姐旅途愉快。”

    “噢!真的收到了,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姿茵兰小姐高兴得跳起来,还抱着陈承宇吻了吻他的脸颊。

    很快,姿茵兰小姐又写了第二篇文章,这次写的不是通讯报道,而是一篇散文形式的游记,在文章中姿茵兰小姐描写了美洲土著人悠闲的生活。

    特别描写了这里的女人,吃苦耐劳,包揽了全家的农活、家务活,还要照看小孩,他们的男人却是整天游手好闲;文章还描写了这里生长着众多的野生石榴树。

    大风吹开绿叶,露出密密麻麻的果实,有红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