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62章 杜克大学的建成
之前设计的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部分开。

    4月份从美国运回来8,000吨钢枝。以后用的都是钦州产的钢枝。

    5月份雇用了4,000多名周围的村民,四个校舍同时开工,教学楼、宿舍楼、实验楼等,全部用框架结构,进度神速,各功能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当然,最高也就4层,毕竟这时代还没有电梯。参加建设的民工不说见过,听都没听说过这些洋玩意,电灯亮的时候,还有民工把烟凑上去想借个火、点个烟。

    到了6月底,学校放假,学生全部回家,校园建设进入白热化阶段,鼎盛时期用工一度达到6,000多人。原来美国设计师桑多拉先生设计图是没有围墙的,陈承宇加上了围墙——即将到来的20世纪初,中国是乱成一锅粥的年代,万一有劫匪进来,手无缚鸡之力的学生,只有引颈受戮的份。

    又在围墙内每隔500米建一个岗哨。校区留四个门,除正门外,除非紧急疏散,平时其它门不开放。

    梁康又按照陈承宇的图纸,在正门外整整齐齐、横平竖直的用水泥铺设了几条街,街两边全盖了二层楼。一楼铺面,二楼二厅四房厨房厕所齐全。全部用石灰水泥批灰,石灰浆批白。

    哥也来玩一回房地产。

    到了7月份,进入装修后期的批灰安装门窗装电阶段。工程队把杜克大学属地的草皮全部挖回种在校园内,凡有一丈以上的树木,先把树枝削少,只留下少许枝叶,然后用挖掘机连根连泥挖起,移栽到大学校园内。

    此时虽然是夏季,但是燕京地不算很热,又经常浇水,到九月份开学的时候,已有不少树木抽出新芽了,地上已是一片绿茵。到了第二年夏季,已经是枝叶茂盛了。

    用陈承宇来说:“百年名校,二年可成”。

    8月份校区的主体建造完毕,又在大学南侧,动土兴建了大学保安生活区,八幢四层宿舍楼,二幢为单身汉居住,六个单身汉住一个套房。

    凡是在杜克旗下学校工矿企业工作的夫妻,都获得一个套间居住。这直接导致校内外杜克企业的的员工互相盯着看,单身男女结婚达到**,结婚就有免费房住,谁不抢着结婚。直接导致周围村寨抢着进标有杜克两个字的工矿企业。

    这也算是陈承宇吸收劳动力的一个方法。

    50名保安怎么能保卫二十多平方公里的地方?陈林于是按照陈承宇的指示,在学校开学的时候,保安队扩招到2000多名,到了年底,保安在册人数已超过4100余人,第一批艰难创业的50名保安,毫无疑问个个升了官,人人带了兵,当然也涨了薪水。

    除了日常警戒,保安还担负着暖气片安装工作,分批轮流到城里安装暖气片,当时的主管下达了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任务:记住燕京城里的街道。

    某日,学校西方,离学校6公里远的地方,几台挖掘机正在破土动工,几名保安站在四方警戒,不让行人靠近。自从燕京有了挖掘机之后,常常有一大堆人围起来看稀奇,不但阻碍了施工进展,甚至有的不顾危险,走近去瞅瞅这个会动的铁家伙,发生过几起误伤的事。幸好没有伤及人命。

    一个路人问道:“小哥儿,这里又建什么?”

    “老乡,这里准备建一个蜂窝煤厂,一个蜂窝煤炉厂。”

    “啥?马蜂窝?”

    “马蜂窝一样的煤!马蜂窝一样的炉!哦不不,烧马蜂窝一样的煤的炉,咳咳!……。”

    价廉物美的煤球和方便好用的煤炉一上市,就得到了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升斗小民的热烈欢迎。煤球和炉子定价是薄利产品,升斗小民可以用得起,这二个产品迅速风靡京城,引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