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0章 狐群狗党
    皇帝也是在皇城里听到一些风声,派内侍出来探听时,接到河南籍的御史纷纷联名上奏表,于是也在看了之后,对这件案子的处理表示疑问,河南籍的御史纷纷对之前的臬司麟椿,河南镇平县马翥县令进行弹劾。而奏折里面提出的质疑句句在理,不容辩驳。

    实际上这案子审理得疏漏百出,前后罪状也词不达意,所以朝廷的吏部在皇帝朱批之后,下来新任的河东河道总督梅启照煤气灶来复审。我去

    估计后面再来一个电饭煲就齐了

    河东河道总督梅启照,年纪只是七十岁,疾病缠身多年,正上疏告老还乡去养病的。人老了,朝廷遣散时给点养老金,一点地方福利,这人就走了

    这没曾想,朝廷找不到办事的人,看到他的辞职报告,顺手递上去,推荐他去复审。

    这人家是打算走人的,你还好,拿来废物利用了。

    但是老朝官,看什么不多,这拿着光州匪盗一案连夜一看。

    河东河道总督梅启照差点连续咳血就挂了

    这案子谁看了不憋气?这主犯胡体安,一直在逃,这几个鸟人围着一个十五岁的孩子不断的棒打,围着他定案,这些人是不是有病啊?

    这老爷子看出来了,这开封府上下系一干闲人,没一个办正经事的。

    但是他已经看得官场多了,看破了红尘,知道自己要是竭力去给一个十五岁的孩子翻案,他就得得罪这一群河南巡抚李鹤年过去的河督一干旧人。

    何况参与他一起复审的都是屁股不干净的这几个家伙。

    他在复审时也不拿自己的意见,随声附和,唯唯诺诺,复审结果也是维持了原判,这孩子王树汶,还是罪该问斩。

    他离开河南开封,直接递送刑部案宗,坐车马离开,告老还乡时,不知道谁暗送了一箱子的银锭子。

    自然梅启照坐马车装着老糊涂,走了。临高老还乡还能顺一把银子,这也是为官一生的福利。

    何况自己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只是装了个糊涂人而已。

    这世上很多钱看来是很容易得的?

    只是这刑部的秋审总办,赵舒翘,为官多年,看过刑部的案例无数,熟悉律法,通晓律例,为人正直。

    他看到再次发回来的这光州匪患一案还是维持的原判。

    心里顿时就疑窦丛生,这不对啊,这样破绽百出的案子,怎么复审数次,还是照旧,这才是最奇怪的地方。

    有的人可能不懂得一个很厉害的人,它一直也是在关注着这个光州的案子。

    此刻外面疯传的顶包案,编辑成了评书快板,演绎的活灵活现,它怎么会没感觉?

    在光绪皇帝发下去重审朱批时,她就一直盯着这个案子的结果。

    这个人不是别人,是一直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

    要不然这案子早就不会再三的回到刑部发回重审了。

    而且为了给这个可怜的孩子留条活路,我这个小鬼头把整个案情托梦给了一个京都茶馆说评书的人梦里。

    否则这京城里如何得有这样满城的风雨?

    况且这个案子还能到皇帝的手边朱批?

    换平时,光绪皇帝直接就让刑部去办了,杀个劫匪还反复的审查?这世道很多太平军、捻军一党还没完全剿除呢,还费这大功夫为一个小匪劳神?杀了就杀了。

    慈禧太后经常让说书的段子近她的身,所以这也是一条门道了。

    自然说书的不可能自己去给老佛爷说评书,但是评书的段子书可以递进去,给慈禧手下说书的太监去演绎。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