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长安朝臣
城之中折腾出大动静来,有些不太值得,肯定会让人觉得新皇嗜杀,对新皇的名声不利。

    但是李承乾也没想过自己的名声什么的,他要处理的,都是该处理的人,都是与钱庄亏空案有关系的人,这有什么好损名声的?既然敢犯法,那就应当处置,这是公事,也并没有夹杂皇室的私人恩怨在其中啊,更何况,李承乾与他们也没有什么私人恩怨。

    “李敬宗。”李承乾看向了李敬宗:“李爱卿以为如何?”

    “回陛下,臣以为,钱庄之事,当用重典,若只是轻轻松松草率处置了,是不会让后来之人有敬畏之心的,今天钱庄所面临的问题,后续的人还会犯。”李敬宗说道:“钱庄关乎天下百姓,与朝廷国库挂钩,我大唐富裕起来,也不过是这几年的事情,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大唐不能忘了以往过穷日子的时候,若是钱庄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钱庄亏空,那定然是国库就要贴补,国库就要亏空,国库亏空,难道大唐前行这么多年,又要把日子过回去吗?”

    许敬宗说的头头是道,也把话说在了李承乾的心坎儿上。

    李承乾的父皇李二陛下作为一个皇帝,十分优秀,而做儿子的想要超越当爹的这份功绩,说起来并不容易,李承乾在坐上皇位之前,大唐东西两线作战取得胜利,甚至还灭了新罗,这笔功劳是要算在李承乾的身上的,而李承乾自己本身也不希望他执政的道路开搞走低,也不希望大唐到了他的手里去走下坡路,而印证大唐实力的的是什么?国库的钱财,兵将的威武,朝臣的办事能力。

    现在许敬宗一番话语,就将钱庄的痛处与朝廷的关联指了出来,李承乾能不仔细思考他所说的话吗?

    其实这当中的道理在场的人都知道,只是有的人愿意附和李承乾,有的人不愿意去往死了得罪五姓七宗,毕竟现在的五姓七宗仍旧是朝廷的中流砥柱。

    “许爱卿说的,诸位都听到了吧?”李承乾说道:“若是诸位还有什么高论的话,不妨说出来,朕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