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六十一章 日暮客愁新
举国家卫生部门仍旧态度暧昧,但北龙省新来的省长坚决支持,于是发现一例控制一片,像北龙医学院这样的马上封闭戒严。

    白甫敏锐感觉到了新闻点,随即就责成萧寒迅速组成**报道组,首先把这位专家树立起。

    萧寒在专题部开了个会,要求大家报名,不强求。但就李正天一个人报名,萧寒也没说什么,面对如此恐怖的疫情,他能想到也理解大家的心情,因为他在看了相关宣传资料与医学录像后,切开的气管体液喷射、怎样降温都降不下来的病人痛不欲生的**,总在眼前耳边。

    随后萧寒安排了工作,他与李正天成为北龙晚报**报道组成员,专心专职采访**相关事件,郎军值守报社,协调**及其他稿件。

    白甫听完萧寒的汇报没说什么,随后把李正天与另一位摄影记者叫到他的办公室,这位摄影记者主动请缨要求参与报道**。

    这个小会很轻松,起码对于报道的要求是这样,白甫没有对采访提任何要求,只说一切萧寒拿主意,但所有行动必须以安全为第一要务。

    萧寒就提出一个要求,给他们三个人一个办公室,独立的。

    白甫有些纳闷:“有必要吗?”

    萧寒笑了笑:“白总,我们仨很快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这个疫情看来发展很快,也会越来越严重。”

    白甫没有任何犹豫:“就我这个办公室,放心,我跟你们在一起。”不容萧寒再说什么,马上打电话给办公室:“叫江主任来我这里一下。”

    江曼曼随后就按照白甫的指示,在他的办公室加了两张桌子,再安排技术人员将网线与电脑配备好,萧寒没有再说啥,随即就带着他的两个兵出去采访了。

    对于李正天的勇气,萧寒是赞许的,但这个远房侄子才二十刚出头,他不能让这个孩子跟着自己冒险,随即就作出安排:“正天,你主要采访卫生厅与相关官方部门,记住要在他们的新闻发言中、相关汇报材料中找到新闻点、亮点。”

    而他跟摄影记者直接就去了疫区或者疑似病例的封锁区域,第一站就是医院。尽管此前了解了很多,但那都是“纸上谈兵”,真正到了疫区,才知道什么叫如临大敌,什么叫谈虎色变。

    拿出相关介绍信,随后医院相关人员开始检查他们体温,等批准获得许可。马上进入消毒间,口罩外面再加两层口罩,浑身消毒,防护服穿上,头罩戴好,长腰靴子穿上束口,才进入病区。

    第一篇专题报道就是那位专家,在他工作过的地方采访他的同事,出来后采访他的领导,再电话采访他的家人,李正天也把相关部门准备追认这位专家为烈士的材料拿到。

    第一篇报道很快出炉,影响很大,不仅仅是稿子带来的正面影响,更大的影响是老百姓知道这个疫情如此可怕。好在省里主要领导非常认可,不仅批示表扬还要求卫生系统拿出专门经费给北龙晚报,出专刊设专栏,要求围绕**的防治、判断以及各种注意事项等等给老百姓一个正确的理解与认识。

    三个人忙得团团转,每天都要进出疫区与医院,他们成了防治**专家,跟各个防控部门相关人员都成了朋友,在报社很快也成了萧寒嘴里的“众矢之的”,大多数人都开始躲着走路了。

    很快就是春节,萧寒让李正天回家,摄影记者老家也不是省城的,在他的劝说下也回老家了,随后他就去了医科大。

    这时整个医科大被戒严,警察武警出动团团把这个大学围住,过年也不许一人离开。为此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北龙晚报也出了两个专版,家长与学生们基本被安抚,但春节期间仍怕有人心波动,所以准备安排一场特别的晚会。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