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70章 第 70 章
工作人员领着去了知青站。

    这批分配到余岚县的知识青年大概有四五十人,林大安想到办小学怎么也得多几个老师才行,人少了可教不过来,就直接要了五个名额。

    又听说这批知青里还有个懂医的,家里还是祖传老中医,林大安就把人也给一块要走了。

    他们村卫生所的刘卫生员前段日子已经相亲成功准备结婚了,人家对象是县城的,结了婚后肯定是要去城里生活,这个懂医的女知青倒是正好填补上刘卫生员的空缺。

    六个知识青年,正好三男三女,其中年纪最大的张国文二十三岁,最小的就是那个懂医的女知青,叫安丽丽,今年才十六岁,其他多是十八二十的年纪。

    林大安把分配给村子里的几个知青召集起来后,就让跟他一起过来的林八斤把牛车赶过来,让这些人坐牛车回村。

    男同志对牛车不怎么挑剔,安丽丽年纪还小,也没那份别扭的心思,倒是剩余的两个女知青觉得坐牛车有些掉价,神情就有些嫌弃。

    张国文年纪是这伙人里最大的,直接以老大哥自居,帮着把几个女同志的包裹给提上了车。

    见那两个女同志还在别扭,怕他们惹恼了林大安这个大队长,张国文就劝了两句,好歹让她们都上了车。

    林大安得知这六个人里就连年纪最小的安丽丽都是初中毕业,还有好几个是高中生,对他们的学历很满意,心里很是高兴,因此也没计较那两个女知青的别扭。

    张国文是个理想青年,还是主动报名来支持农村事业的,因此这会儿相比其他人萎靡不振,他倒是精神十足,就开始跟林大安打听起上林村的情况。

    得知林大安没打算让他们下地干活儿,而是准备让他们在即将开办的村小学教书,这会儿就连那两个身体比较瘦弱的男知青都松了口气。

    他们刚到余岚县的时候,倒是有早几年就下乡的老前辈过来看望他们,跟他们抱怨农村生活的艰苦,累死累活还吃不饱,他们还以为自己也要跟前几批知识青年一样下地种田呢。

    发现自己居然不用跟老前辈们一样吃苦受罪,只要教孩子念书就好,原本还精神萎靡的知青们顿时打起了精神。

    上林村的知青点是以前的林家祠堂,早几年要破处封建迷信的时候,这祠堂就被林老郭带着人给拆了一回,祖宗牌位被收了后,这宅子就荒废起来。

    虽然好几年没修理过,可因为早年间维护的好,这宅子稍稍整理一下就能住人,地方又大又宽敞,再没有比这里更适合当成知青点的了。

    林八斤赶着牛车刚进了村,好些听说林大安去接知青的村民就围了过来看稀罕,知道这些人以后就是自家孩子的老师,村民们的态度都比较和气,倒是叫听多了乡下人难缠的知青们又安了些心。

    林大安领着知青们去了知青点,先让他们放好行李修整一下,又看他们还没口粮,就准备从大队上先拿些粮食借给他们,等以后他们开始教书了,再从他们的工资补贴里扣。

    把口粮给知青们分好后,林大安就告知他们以后自己开火,村里是不管他们吃喝的,反正祠堂里是有灶台的,他们自己开火做饭也方便。

    办完这些,林大安就松了口气,就又忙着找罗小叔给村小学打桌椅。

    林沅放学回来后,就被告知知青们已经在村里安家落户了。

    村里的一帮小学生都对城里来的老师好奇不已,就打算一起去知青点看看老师都长什么样儿。

    林沅他们到知青点的时候,知青们还在打扫屋子整理床铺,见着一群小孩子涌了进来,知道这些孩子以后就是他们的学生,从没教过孩子的知青们顿时紧张起来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