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26章 挤兑风波
来,几乎踏破门槛。本朝第一次挤兑风波,就这样突然发生了!

    那些急着取钱,却又取不到钱的人,顿时怨言四起,掀起许多事端。

    汇海票号的生意遍布全国,尤其在东南一带,更是首屈一指。在粤海将军反叛的当下,汇海票号出了这样的事,对平叛的影响可想而知。

    所以,在不明白为何发生这件事的情况下,朝廷的人很快认为这件事是贾琏的阴谋,认为他在被抄家夺爵后心怀不满,利用对汇海票号的影响力,挑起这次事端。

    凭空被扣上了这个罪名,贾琏连伸冤的机会都没有,就被下了大狱。而他从两位史侯那好不容易要会的几万两银子,都还没有焐热,便被再次抄家,送到京中的汇海票号,让一些权贵取走。

    只是,这几万两银子,对于汇海票号多达上千万的存银来说,实在杯水车薪。尤其是一些消息灵通的,知道贾琏再次被抄家后,纷纷认为汇海票号已经无法挽救,本来不急着取钱的,现在也急着取钱了。甚至连汇通票号等票号,同样受到波及,开始发生挤兑。

    眼看事情被闹得越来越大,甚至连平叛的事都不及它受关心,崇正帝心烦意乱的同时,又不知如何解开这局面。无奈之下,召集群臣商议,如何解决这局面。

    只是,这些朝堂之臣,哪里懂得票号运作的事。翻来覆去,不过是老调重弹,甚至有人认为这不仅是贾琏的阴谋,还是平安州节度使、粤海将军等义忠郡王余孽的阴谋,想以此搅乱地方,影响朝廷大计。

    更有一些和宁荣二府不睦,也不想看到宫中元春顺利生产的,更是提出宁荣二府是开办票号的始作俑者,让崇正帝抄检宁国府,拿宁国府银子抵账。

    只是,这个建议,别说没有得到其它朝臣认同,就连崇正帝,心中也极不痛快。别说他这时不想再动贾家,就是要抄宁国府,获得的银子也应该归入内库,哪能平白无故的发下去平息这次挤兑呢?

    因此,他严厉斥责了提出这个建议的人,还召贾蓉上朝,商议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