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七十五章 元家往事
    “你妈妈跟姥爷62年到了上海,你姥爷在军区任一把手,你妈妈是北京大学西语系学法语的,到上海就分配到外事办工作。年轻、漂亮、有才识、出身好,一时之间好些人上门做媒。但你妈妈要强,工作上特别上心,也特别忙,后来呢,我父亲、母亲、姨娘相继生病,虽然是年老成疾,但总是缠绵病榻,我一个人也支应不过来,全是你妈妈和我一起照料他们。六四年送走我姨娘,六五年我父亲也过世了,你妈妈守旧礼,暗下里是带孝的,也坚决不谈婚事。到六六年底我母亲也过世了,你妈妈一直坚持着到六七年底才谈婚论嫁。说实话有些晚的,二十七岁大姑娘面前的苹果树上,真没什么好果子了,要么是虫子打了的,要么是天生发育不良的,反正都是别人挑剩下的。这时候有个叫赵达湖的小伙子频繁在出现在咱们家,他父亲也是部队上的领导,但级别离你姥爷差几级。他呢兄弟五个,他是老三,正在中间儿,还有一姐一妹,反正大的亲小的爱,中间的不待见。那小伙子呢,跟你妈妈同年,苏联留过学,所以没找对象,长的也英气,彬彬有礼的,一身气派,就是眼神里冒冷气。你妈妈一眼就相中了,他家也找你姥爷的副手来做媒,当时两家讲定了,第一个孩子要姓元,承元家的宗儿。六八年国庆节两人就成了婚,他也在城里上班儿,你妈妈在市政府那儿,所以两人还住元家,我呢住文家这边,其实住哪边都没关系,他们都上着班儿,家里就是你姥爷的勤务人员由我带着收拾家、做做饭。虽然政治气候紧张,但两人都是军政世家,两家父亲都在位,所以也没受什么影响,小夫妻好着呢。第二年春天吧,他姐姐妹妹上门儿,说妹妹要结婚了,妹夫厂子房子紧张,要住到这边来,这肯定不成啊,我怕你妈妈不好推拒,我直接出面说了,我们家姑娘结婚住自己家可以,但带着小姑子没这理儿,更何况是要出嫁的小姑子。当时那姐妹俩怨毒的眼神哦,看的我心里直发毛。当天两人就找赵达湖去了,肯定没说什么好话儿呀,回来就跟你妈妈吵架。那话说的伤人哦,反正就是全盘否定你妈妈人品教养。你妈妈刚强是刚强,在外头话头子也赶趟,可不会吵架,一急给晕了,赶送到医院,也流产了,还是双胎。你姥爷气的哟,非要拿枪崩了女婿不可。住了几天院,接回家,赵家人就轮流上门儿,又是赔礼又是道歉,赵达湖也给你姥爷跪下了。可当时大夫说了,以后怕是子息艰难了。他说他不在乎,反正他家兄弟多,大不了过继一个,可你妈妈是动了真气的,觉得蜜里调油的日子,山盟海誓的情感,抵不了几句诋毁和谗言。而且你妈妈和你姥爷同时发现,这个赵达湖,可能长期在家里不受重视,导致特别在乎家里人意见,他父母和他兄弟姐妹的话一句抵别人万语千言。这前脚儿给你妈妈软话儿说尽,停不了两天回来又试着让我搬这边,把那边让出来给他妹妹住。折腾几回,你妈妈心也冷了。两人也没离婚,但基本上也不让赵达湖回来。这么不咸不淡地过了几年,你姥爷是真疼你妈妈,从来也不干涉她的想法,只会变着法儿疼着宠着安慰着。七三年吧,好象赵家受到什么事儿的牵连,那时你姥爷也退下来一年了,要不是你妈妈工作势头好,都想举家再回北京呢。赵家爷儿六个有一天半夜跟咱们家来,我和你妈妈在小屋偷偷看见了,六个人都跪在你姥爷跟前儿。后来你姥爷看来伸手管了,只赵达湖他爸爸撤职回家,一撸到底,兄弟五个没受影响。赵达湖也天天回家,回来就寸步不离地守着你妈妈,那个温柔小意啊。你妈妈脸上也有了笑容,说到底她是喜欢这个男人的,我和你姥爷觉得只要你妈妈高兴怎么都成,反正她也是有成算的。这日子呢就到了七五年阴历十月吧,反正上海天也冷了,那天你姥爷回家把赵达湖叫书房,说到半夜,赵达湖出来时,一身一脸的伤。随后你姥爷就告诉我们,别人告诉他赵达湖在外边有儿有女,他查了,属实,赵达湖也认了,说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